[发明专利]一种安全电热膜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566585.6 | 申请日: | 2019-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123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08 |
发明(设计)人: | 王振洪;李杰;刘文忠;钱静娟;钱伟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阴暖烯石墨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3/02 | 分类号: | H05B3/02;H05B3/14;H05B3/20;H05K9/00;C09D175/04;C09D5/24;C09D163/00;C09D7/61 |
代理公司: | 苏州广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34 | 代理人: | 张汉钦 |
地址: | 214411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制备 安全电热 绝缘基材 电热膜 导电银浆涂层 工频电磁辐射 交流电场作用 导电涂料 绝缘材料 人体危害 可控性 纳米碳 上下层 有效地 载流条 紫铜箔 屏蔽 导电 基材 静磁 贴合 涂料 上层 安全 复合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安全电热膜及其制备方法,采用绝缘材料作为基材,将纳米碳导电涂料涂于绝缘基材上,两侧复合导电银浆涂层和紫铜箔载流条,上层贴合绝缘基材,上下层绝缘基材外侧涂布导电静磁屏蔽涂料,得到一种安全的电热膜。通过上述方式,本发明的安全电热膜及其制备方法,方法简单易行,可控性好,有效地解决了电热膜在交流电场作用下产生对人体危害的工频电磁辐射问题,制备得到的电热膜在使用方面更加安全、可靠,适用于大规模推广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热膜材料及制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安全电热膜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电热膜作为一种低碳、环保、舒适的取暖方式,具有发热面积大、温度均匀、采暖舒适度高等优点,已经获得越来越多用户的认可,是目前主要的电采暖方式之一。然而传统电热膜在电压220V、频率50Hz交变电场作用下会产生低频电磁辐射。人体神经系统靠生物电位传送信号,而长期使用电热膜产生的低频电磁辐射场可能会对人体神经系统产生影响,威胁到用户的身体健康,此缺陷使电热膜难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在市场上很难销售。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安全电热膜及其制备方法,具有工艺简单、易规模化生产、使用安全等优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安全电热膜,包括第一绝缘基材、第二绝缘基材、纳米碳导电层、导电银浆涂层、紫铜箔载流条、热熔胶层和导电电磁屏蔽层,所述纳米碳导电层设置在所述第一绝缘基材的一面上,所述导电银浆涂层设置在所述第一绝缘基材的两侧且位于所述纳米碳导电层上,所述紫铜箔载流条设置在所述导电银浆涂层上, 所述热熔胶层设置在所述第二绝缘基材的一面上,所述第一绝缘基材和所述第二绝缘基材相贴设置,所述纳米碳导电层、所述导电银浆涂层、所述紫铜箔载流条和所述热熔胶层位于所述第一绝缘基材和所述第二绝缘基之间,所述导电电磁屏蔽层设置在所述安全电热膜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上。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绝缘基材的材质为聚酯PET、聚酰亚胺PI、聚氯乙烯PVC中的一种;所述第一绝缘基材的厚度为25μm~350μm。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纳米碳导电层中包括的组分有纳米碳、树脂、分散助剂和水,所述纳米碳导电层中各组分的含量为:以重量份计,10~30份纳米碳、10~30份树脂、1~5份分散助剂、35~79份水,其中所述纳米碳为石墨烯、碳纳米管、短切碳纤维粉、纳米导电炭黑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树脂为水性酚醛树脂、水性环氧树脂、水性不饱和聚酯树脂、水性聚氨酯树脂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分散助剂为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十二烷基磺酸钠、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纳米碳导电层的厚度为1μm~30μm。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导电电磁屏蔽层中包括第一组分和第二组分,所述第一组分中各组分的含量为20~30份环氧树脂、30~50份导电电磁屏蔽填料、2~5份偶联剂KH550、0.3~1份分散剂DISPERBYK161、3~6气相二氧化硅组成、15~25份丁醇,所述第二组分中各组分的含量为10~30份酚醛胺固化剂、70~90份丁醇;所述第一组分与第二组分的质量比为2:1;所述导电电磁屏蔽层的厚度为1μm~1000μm。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导电电磁屏蔽填料包括导电填料和电磁屏蔽填料,所述导电电磁屏蔽填料中各组分的含量为:30~50份导电填料、50~70份电磁屏蔽填料,其中所述导电填料为石墨烯、碳纳米管、短切碳纤维粉、纳米导电炭黑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电磁屏蔽填料为铁粉、硅钢粉、坡莫合金粉中的一种或几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阴暖烯石墨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阴暖烯石墨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6658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