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微量元素添加剂的质量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565279.0 | 申请日: | 2019-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6137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30 |
发明(设计)人: | 万丹;印遇龙;舒绪刚;曹孝荣;吴彤彪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天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广东有机宝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73 | 分类号: | G01N21/73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侯武娇 |
地址: | 410011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微量元素 添加剂 质量 控制 方法 | ||
1.一种微量元素添加剂的质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将IPEC-J2猪空肠上皮细胞和DMT-1稳定干扰的IPEC-J2猪空肠上皮细胞分别接种至两个细胞培养小室的上室,将DMEM完全培养液加入至所述细胞培养小室的下室,然后培养至所述上皮细胞的跨膜电阻值为300Ω·cm2~600Ω·cm2时,将所述DMEM完全培养液更换成HBSS缓冲液,继续培养12~24小时,分别得到IPEC-J2猪空肠上皮细胞的单层上皮细胞模型和DMT-1稳定干扰的IPEC-J2猪空肠上皮细胞的单层上皮细胞模型;
S2、移除步骤S1中所述IPEC-J2猪空肠上皮细胞的单层上皮细胞模型中的HBSS缓冲液,在上室加入供试溶液,在下室加入HBSS缓冲液,于37℃±0.2℃、CO2的体积浓度为5%±0.1%的条件下培养20~26小时;其中,供试溶液主要由HBSS缓冲液和微量元素添加剂配制而成;微量元素添加剂中的微量元素主要为螯合态的微量元素;
S3、分别收取步骤S2中上室和下室中的溶液,并进行消解,得到上室消解液和下室消解液;采用ICP分析技术分别对上室消解液和下室消解液进行测定,得到上室消解液和下室消解液中微量元素的浓度;根据上室消解液和下室消解液中微量元素的浓度,得到利用IPEC-J2猪空肠上皮细胞的单层上皮细胞模型测定的微量元素添加剂的转运率;
S4、移除步骤S1中所述DMT-1稳定干扰的IPEC-J2猪空肠上皮细胞的单层上皮细胞模型中的HBSS缓冲液,在上室加入供试溶液,在下室加入HBSS缓冲液,于37℃±0.2℃、CO2的体积浓度为5%±0.1%的条件下培养20~26小时;其中,供试溶液主要由HBSS缓冲液和微量元素添加剂配制而成;微量元素添加剂中的微量元素主要为螯合态的微量元素;
S5、分别收取步骤S4中上室和下室中的溶液,并进行消解,得到上室消解液和下室消解液;采用ICP分析技术分别对上室消解液和下室消解液进行测定,得到上室消解液和下室消解液中微量元素的浓度;根据上室消解液和下室消解液中微量元素的浓度,得到利用DMT-1稳定干扰的IPEC-J2猪空肠上皮细胞的单层上皮细胞模型测定的微量元素添加剂中螯合态微量元素的转运率;
S6、移除步骤S1中所述DMT-1稳定干扰的IPEC-J2猪空肠上皮细胞的单层上皮细胞模型中的HBSS缓冲液,在上室加入供试溶液,在下室加入HBSS缓冲液,于37℃±0.2℃、CO2的体积浓度为5%±0.1%的条件下培养20~26小时;其中,供试溶液主要由HBSS缓冲液和微量元素添加剂配制而成;微量元素添加剂中的微量元素为离子态的微量元素;离子态的微量元素的浓度与步骤S2和步骤S4中螯合态的微量元素的浓度相等;
S7、分别收取步骤S6中上室和下室中的溶液,并进行消解,得到上室消解液和下室消解液;采用ICP分析技术分别对上室消解液和下室消解液进行测定,得到上室消解液和下室消解液中微量元素的浓度;根据上室消解液和下室消解液中微量元素的浓度,得到利用DMT-1稳定干扰的IPEC-J2猪空肠上皮细胞的单层上皮细胞模型测定的离子态微量元素添加剂的转运率;
S8、采用下式得出螯合态微量元素添加剂的纯度:纯度=(N-M)/L;其中,M为步骤S7中利用DMT-1稳定干扰的IPEC-J2猪空肠上皮细胞单层的上皮细胞模型测定的离子态微量元素添加剂的转运率;N为步骤S5中利用DMT-1稳定干扰的IPEC-J2猪空肠上皮细胞的单层上皮细胞模型测定的微量元素添加剂中螯合态微量元素的转运率;L为步骤S3中利用IPEC-J2猪空肠上皮细胞的单层上皮细胞模型测定的微量元素添加剂的转运率;
步骤S3、步骤S5和步骤S7中,所述转运率的计算公式如下所示:转运率=V2×B/(V1×A+V2×B),其中,A为上室消解液中微量元素的浓度,B为下室消解液中微量元素的浓度,V1为上室中供试溶液的加入体积,V2为下室中HBSS缓冲液的加入体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质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IPEC-J2猪空肠上皮细胞为复苏后5~15代的IPEC-J2猪空肠上皮细胞,所述DMT-1稳定干扰的IPEC-J2猪空肠上皮细胞为复苏后5~15代的DMT-1稳定干扰的IPEC-J2猪空肠上皮细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天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广东有机宝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天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广东有机宝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65279.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