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路板、电动动力转向用电子控制单元、电动动力转向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565242.8 | 申请日: | 2019-06-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5445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07 |
| 发明(设计)人: | 原田一树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本电产艾莱希斯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B62D5/04 | 分类号: | B62D5/04;H05K7/20;B62D6/00;B62D101/00;B62D119/00;B62D137/00 |
| 代理公司: | 11127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蔡丽娜;崔成哲 |
| 地址: | 日本神***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路板 功率元件 控制元件 马达驱动 电动动力转向装置 电动动力转向 电子控制单元 侧向 外部散热体 金属制 热传导 散热 传导 对置 配置 轴向 马达 贯穿 | ||
1.一种电路板,用于马达驱动,
所述电路板被配置成使该电路板的一面侧与马达的轴向的一侧对置,并且在该电路板的另一面侧安装马达驱动用的功率元件和控制元件,而且,在规定方向上所述控制元件被配置于比所述功率元件靠外侧的位置,
其特征在于,
从该电路板的一面侧经由按所述功率元件设置于所述电路板的金属制贯穿部件向另一面侧传导热,将该传导的热向外部散热体进行散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板,其特征在于,
使所述电路板上的马达的径向为所述规定方向,在所述径向上,所述控制元件距所述电路板与马达的中心轴线之间的交点的间隔距离比所述功率元件距所述交点的间隔距离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板,其特征在于,
使马达的轴向为所述规定方向,在所述轴向上,所述控制元件距马达的重心的间隔距离比所述功率元件距所述马达的所述重心的间隔距离长。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路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元件、所述功率元件以及其他元件从马达的径向的外侧依次配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路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路板在俯视观察时具备带有曲率部分的形状,配置于该曲率部分的附近的所述控制元件的安装方向与所述功率元件及所述其他元件的安装方向不同。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电路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路板的另一面侧分为所述功率元件的安装区域和所述控制元件的安装区域。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电路板,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电路板的另一面侧配置有微处理器和电源电路,在该电路板的一面侧或另一面侧配置有预驱动电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路板,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电路板的另一面侧上与电路板的一面侧的所述预驱动电路的配置位置对应的位置,配置有所述微处理器。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路板,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电路板的一面侧的外部连接用连接器的附近配置有转矩接口电路和CAN电路,在该一面侧配置有所述预驱动电路。
10.根据权利要求2~9中任一项所述的电路板,其特征在于,
将局部切掉所述电路板的板端而形成的贯穿孔和在该板端附近打孔而形成的贯穿孔关于所述交点对称地配置,该贯穿孔用作所述电路板相对于马达的定位。
11.一种电动动力转向用电子控制单元,其与电动马达形成为一体,其特征在于,
将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电路板作为所述电子控制单元的电路板。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动动力转向用电子控制单元,其特征在于,
将所述电动马达的壳体用作所述外部散热体,从所述功率元件产生的热被传导至形成于该外部散热体的一部分的受热面而进行散热。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动动力转向用电子控制单元,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电路板的板端与所述功率元件之间的区域内,配置有生成所述电动马达的驱动用交流电源的三相桥接电路的输出端子。
14.一种电动动力转向装置,其辅助车辆等的驾驶员的手柄操作,其特征在于,具有:
转矩传感器,其检测基于所述手柄操作的转矩;
权利要求11~1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动动力转向用电子控制单元;以及
电动马达,其基于由所述转矩传感器检测出的转矩而被所述电动动力转向用电子控制单元驱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电产艾莱希斯株式会社,未经日本电产艾莱希斯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65242.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辆以及车辆的转向控制系统和方法、服务器
- 下一篇:用于转向系统的偏差评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