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燃料电池用隔板和燃料电池堆有效
申请号: | 201910560159.1 | 申请日: | 2019-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4927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6 |
发明(设计)人: | 后藤修平;苫名佑;仪贺章仁 | 申请(专利权)人: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M8/0258 | 分类号: | H01M8/0258;H01M8/1004;H01M8/2465 |
代理公司: | 北京怡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3 | 代理人: | 杨溢 |
地址: | 日本东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燃料电池 隔板 | ||
1.一种燃料电池用隔板,其由两个金属隔板(30、32)接合构成,所述金属隔板(30、32)具有通过冲压成型向作为反应面侧的一方的面侧突出而形成的凸起构造,在所述金属隔板的所述一方的面形成用于流动作为燃料气体或者氧化剂气体的反应气体的反应气体流路,在隔板厚度方向贯通形成与所述反应气体流路连通的反应气体连通孔,所述凸起构造具有在所述反应气体连通孔的外周围绕的连通孔凸起部(53、63),所述燃料电池用隔板中,
在一方的所述金属隔板的向所述一方的面侧突出的所述连通孔凸起部设置将所述反应气体流路与所述反应气体连通孔连通的切口部(80、90、100、110),在所述切口部,通过冲压成型与一方的所述金属隔板一体地形成有流路形成凸部(82、92、102、112),所述流路形成凸部在所述反应气体连通孔与在一方的所述金属隔板设置的所述反应气体流路之间延伸,并且在一方的所述金属隔板向所述一方的面侧突出,在所述流路形成凸部的两侧形成将所述反应气体流路与所述反应气体连通孔连通的连结流路(84、94、104、114),
从隔板厚度方向观察时,另一方的所述金属隔板的向所述一方的面侧突出的所述连通孔凸起部具有沿着与所述流路形成凸部交叉的方向延伸并且在另一方的所述金属隔板向所述一方的面侧突出的部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料电池用隔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流路形成凸部的突出高度与所述连通孔凸起部的突出高度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燃料电池用隔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流路形成凸部的宽度与所述连通孔凸起部的宽度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燃料电池用隔板,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流路形成凸部的顶部设置树脂件(88)。
5.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燃料电池用隔板,其特征在于,
设置接合部,所述接合部将所述连通孔凸起部以及所述流路形成凸部包围,并将两个所述金属隔板彼此接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燃料电池用隔板,其特征在于,
在两个所述金属隔板之间形成用于流动冷却介质的冷却介质流路(66)。
7.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燃料电池用隔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流路形成凸部的延伸长度比所述连通孔凸起部的宽度大。
8.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燃料电池用隔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流路形成凸部从所述切口部朝向所述反应气体流路侧以及所述反应气体连通孔侧突出。
9.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燃料电池用隔板,其特征在于,
从隔板厚度方向观察时,所述流路形成凸部沿着相对于另一方的所述金属隔板的所述连通孔凸起部正交的方向延伸。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燃料电池用隔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结流路分别设置在供给所述反应气体的反应气体入口连通孔与所述反应气体流路之间、以及排出所述反应气体的反应气体出口连通孔与所述反应气体流路之间。
11.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燃料电池用隔板,其特征在于,
设置有多个所述流路形成凸部。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燃料电池用隔板,其特征在于,
多个所述流路形成凸部相互平行地延伸。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燃料电池用隔板,其特征在于,
在位于多个所述流路形成凸部中的两端的位置的流路形成凸部、与所述连通孔凸起部的两端部之间,也形成有所述连结流路。
14.一种燃料电池堆,具备:
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燃料电池用隔板;以及
电解质膜-电极结构体,
其中,多个所述燃料电池用隔板与多个所述电解质膜-电极结构体交替地层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60159.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