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钙钛矿纳米材料、其制备方法及含有其的光电器件有效
申请号: | 201910556368.9 | 申请日: | 2019-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2642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26 |
发明(设计)人: | 周健海;朱晓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纳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K11/02 | 分类号: | C09K11/02;C09K11/66;B82Y30/00;B82Y20/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0052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钙钛矿 纳米 材料 制备 方法 含有 光电 器件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钙钛矿纳米材料、其制备方法及含有其的光电器件。该制备方法包括:将羧酸铅、羧酸铯和金属卤化物及非极性溶剂进行第一配位反应,得到含有钙钛矿量子点的第一溶液;及在氮气和/或惰性气氛中,使第一溶液与卤化铵进行第二配位反应,得到钙钛矿纳米材料。由于铵根离子仅与卤素发生结合,这使得卤化铵在量子点表面具有表面选择性,从而制得的钙钛矿纳米材料具有荧光峰较窄等优点。相比于传统的合成方法,上述制备方法还具有反应过程可调节,反应原料加入灵活,合成方法简单,实验重复性好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量子点合成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钙钛矿纳米材料、其制备方法及含有其的光电器件。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由于钙钛矿量子点具有光学与物理性质,如具有较高的光电转化效率以及较低的制备成本等,其在太阳能电池、量子点膜、发光二极管、激光等领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而且钙钛矿量子点作为一种发光材料,相比于传统的无机半导体量子点(如CdSe、CdS等),通过调节钙钛矿量子点中的元素比例、元素类型,钙钛矿量子点同样可以达到全色域的覆盖。在钙钛矿量子点中,相比于传统的有机-无机杂化钙钛矿量子点,全无机钙钛矿量子点由于其具有较高的紫外吸收和荧光量子产率、较窄的荧光发射光谱、荧光光谱随化学合成可调、荧光寿命短等特点,近年来备受关注,在单色发光二极管上极具应用潜力。
自2000年Peng课题组报道了CdSe纳米棒以来,半导体量子点的形貌控制成为量子点化学领域的一大热点,并合成出了一系列不同的形貌,如纳米棒、纳米片、立方体等。实验表明,伴随着形貌的变化,包括振子强度、吸收系数、能带结构、激子荧光寿命等随之发生变化。例如CdSe量子棒和量子线会表现出形貌相关的偏正发光。此外CdSe量子棒的斯托克斯位移比球形CdSe量子点要更大。到目前为止,尽管半导体量子点的形貌控制研究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是对于钙钛矿量子点的形貌控制,依然没有进行广泛深入的研究。
近年来,半导体量子片以其独特的光学性质受到了广泛的关注。相比于棒状、球形等形状,厚度处于量子限域尺寸范围内的CdSe量子片的斯托克斯位移更小(几乎为0)。实验和理论研究也表明,量子片的荧光寿命很短,远小于量子点的荧光寿命。
传统的全无机钙钛矿量子点的合成方法是采用热注入法,即将油酸铯溶液注入到卤化铅、油酸、油胺的混合液中。研究表明,通过改变脂肪胺和酸的链长以及温度可以得到钙钛矿纳米片。但是很难得到高纯度的钙钛矿纳米片(混合有其他的形貌以及尺寸、厚度不均一),表现在紫外吸收上就是吸收峰繁多,峰形很宽很乱,荧光光谱半峰宽较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钙钛矿纳米材料、其制备方法及含有其的光电器件,以解决现有方法制得的钙钛矿纳米材料存在荧光半峰宽较宽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钙钛矿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包括:将羧酸铅、羧酸铯和金属卤化物及非极性溶剂进行第一配位反应,得到含有钙钛矿量子点的第一溶液;及在氮气和/或惰性气氛中,使第一溶液与卤化铵进行第二配位反应,得到钙钛矿纳米材料。
进一步地,羧酸铅和羧酸铯的摩尔数之比为1:5~5:1,羧酸铅与金属卤化物中卤素的摩尔数之比≤1:3,羧酸铅与卤化铵的摩尔数之比为1:(5~50)。
进一步地,在进行第二配位反应之前,该制备方法包括:将第一溶液与氨水混合,得到第二溶液;将第二溶液与卤化铵进行第二配位反应,得到钙钛矿纳米材料;优选地,羧酸铅与氨水中氮元素的摩尔数之比为1:(5~50)。
进一步地,第一配位反应和第二配位反应的温度分别独立地选自20~100℃,优选为30~80℃。
进一步地,金属卤化物选自卤化锌、卤化镉、卤化铟、卤化铜、卤化镁和卤化锰组成的组中的一种或多种。
进一步地,羧酸铅选自碳链长度为8~22的羧酸铅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地,羧酸铯选自碳链长度为8~22的羧酸铯中的一种或多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纳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纳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5636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