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人脸检测与匹配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0554947.X | 申请日: | 2019-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631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22 |
发明(设计)人: | 胡琮亮;郑瀛;陶李;万华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G06N3/04;G06N3/08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陈玉婷 |
地址: | 430205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人脸检测 处理模块 摄像头 存储模块 通讯模块 视频 人脸 匹配 匹配系统 人脸数据 人脸检测算法 后台计算机 一体化设计 处理流程 分类设置 匹配结果 视频拍摄 数据存储 系统安装 存储 传输 拍摄 | ||
本发明提供一种人脸检测与匹配系统,系统包括:包括摄像头、通讯模块、处理模块和存储模块;其中,摄像头用于拍摄面部视频,并将所述面部视频通过所述通讯模块传输给处理模块;所述存储模块用于存储人脸数据;所述处理模块用于基于人脸检测算法对所述面部视频进行人脸检测,获取所述面部视频中的人脸部分,并将所述人脸部分与各所述人脸数据进行匹配,获取匹配结果。本发明通过将摄像头、通讯模块、处理模块和存储模块进行一体化设计,解决了视频拍摄、人脸检测、人脸匹配和数据存储等一整套处理流程本地化,无需分类设置前端和后台计算机,该系统安装使用方便,可独立完成人脸检测与匹配任务。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人脸识别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人脸检测与匹配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人脸检测与匹配技术在很多领域中展开应用。人脸检测先通过视频识别人脸,并提取某些人脸特征。然后基于检测出的人脸特征与人脸数据库中的人脸进行匹配。
现有的人脸检测与匹配系统先是基于前端的摄像头拍摄人脸图像,然后将拍摄的人脸图像传送到后台服务器,后台服务器调用人脸检测算法对人脸图像进行人脸检测,然后基于人脸检测算法检测出的人脸调用人脸匹配方法将检测出的人脸与数据库中的人脸图像进行匹配,获取与检测出的人脸相似的人脸图像。
由于现有的人脸检测与匹配系统中前端和后台服务器是隔离开的,且后台服务器体积庞大,导致不便于携带。
发明内容
为克服上述现有的人脸检测与匹配系统不便于携带的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人脸检测与匹配系统。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人脸检测与匹配系统,包括:包括摄像头、通讯模块、处理模块和存储模块;
其中,摄像头用于拍摄面部视频,并将所述面部视频通过所述通讯模块传输给处理模块;
所述存储模块用于存储人脸数据;
所述处理模块用于基于人脸检测算法对所述面部视频进行人脸检测,获取所述面部视频中的人脸部分,并将所述人脸部分与各所述人脸数据进行匹配,获取匹配结果。
具体地,还包括外部接口;
所述存储模块还用于存储所述匹配结果;
所述通讯模块还用于将所述存储模块中的匹配结果从所述外部接口导出。
具体地,所述通讯模块还用于:
从所述外部接口将新的人脸数据导入到所述存储模块,从所述外部接口导入新程序,以使用所述新程序对所述处理模块进行更新。
具体地,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
在基于人脸检测算法对所述面部视频进行人脸检测之前,将所述面部视频中的每一帧图像转换为灰度图像,基于线性变换方法将各所述灰度图像的分辨率转换为预设分辨率。
具体地,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
将所述人脸部分和任一所述人脸数据输入至CNN网络模型,输出所述人脸部分和该人脸数据的匹配结果;
其中,所述CNN网络模型是基于人脸训练样本,以及预先确定的匹配结果标签进行训练后得到。
具体地,所述匹配结果标签包括0和1;
其中,1表示同时输入到所述CNN网络模型进行训练的两个所述人脸训练样本为同一类别,0表示两个所述人脸训练样本不为同一类别。
具体地,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
将任意两个所述人脸训练样本分别作为所述CNN网络模型的输入,将所述CNN网络模型输出的两个所述人脸训练样本的特征和两个所述人脸训练样本对应的匹配结果标签作为损失函数的输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未经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5494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