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单纯性增生型外阴营养不良生物标志物及筛选方法和检测试剂盒在审
申请号: | 201910532040.3 | 申请日: | 2019-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176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13 |
发明(设计)人: | 牛晓宇;陈勉之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 |
主分类号: | C12Q1/689 | 分类号: | C12Q1/689;C12Q1/10;C12Q1/04;C12R1/19;C12R1/01 |
代理公司: | 成都正华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9 | 代理人: | 李蕊;何凡 |
地址: | 610041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物标志物 单纯性增生 营养不良 候选药物 检测对象 检测试剂 筛选 预防 治疗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单纯性增生型外阴营养不良生物标志物及筛选方法和检测试剂盒,生物标志物包括:Paenibacillus、Megasphaera、Enterococcus、Sphingomonas和Escherichia/Shigella中的至少一种。本发明提供的生物标志物可简单有效的检测对象是否患有早期单纯性增生型外阴营养不良症状,并且可通过检测对象与候选药物接触后,生物标志物水平的变化,来确定候选药物是否可以作为治疗或预防单纯性增生型外阴营养不良的药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单纯性增生型外阴营养不良生物标志物及筛选方法和检测试剂盒。
背景技术
外阴营养不良是女性外阴皮肤和黏膜组织发生变性及色素改变的一组慢性疾病,外阴营养不良按其病理类型不同可分为:外阴硬化性苔藓型、外阴鳞状细胞单纯性增生型。典型的临床表现为外阴瘙痒难忍或/和伴有疼痛,外阴皮肤粗糙、呈苔藓样增厚、局部色素减退,甚至发生皲裂、萎缩,严重时阴蒂、大小阴唇萎缩、粘连,甚至影响排尿和性生活,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近年来发病还有明显上升趋势,同时年轻化比较明显。
外阴营养不良目前病因不明,发病机制不明确。目前的病因学研究涉及免疫、遗传、激素、内分泌代谢等各个方面,但目前均无较为肯定的结论。Kazandi等认为外阴营养不良和自身免疫性疾病有关,因为患者可以合并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白癜风、甲状腺功能低下等。但本病仅在外阴皮肤有病损,身体其他部位没有类似的皮肤改变,所以这与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不同。也有学者研究表明外阴营养不良可能与外阴局部神经血管营养失调有关。Li等通过对患者及对照组局部皮肤进行CD34及髓鞘碱性蛋白(MBP)免疫标记来间接了解微血管及神经纤维的数量,结果显示患者微血管及神经末梢的数量明显减少。Cowalewski等用三维成像技术研究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的微血管变化,结果发现病变区域的血管密度较正常外阴组织低。这些研究仅仅显示了病变的结果,但最初的病因还是不明。Gnthert等报道认为该病是内分泌因素-性激素缺乏引起,因为本病好发于围绝经期妇女,且患者血清中性激素水平低于正常同龄妇女,提示性激素可能是外阴营养不良发病机制中的一个因素。但本病患者年龄跨度很大,很难用激素这一因素来解释本病的临床特点。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单纯性增生型外阴营养不良生物标志物及筛选方法和检测试剂盒,可以通过确定研究对象阴道菌群中是否存在这些微生物中的至少一种,来有效确定研究对象是否患有或者易患早期单纯性增生型外阴营养不良。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单纯性增生型外阴营养不良生物标志物,包括:Paenibacillus(芽孢杆菌属)、Megasphaera(巨球型菌属)、Enterococcus(肠球菌属)、Sphingomonas(鞘脂单胞菌属)和Escherichia/Shigella(大肠杆菌/志贺菌属)中的至少一种。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生物标志物的筛选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收集待测样本并进行微生物基因组DNA提取,得到样本DNA;
(2)利用16S rRNA特异性的V3-V4区域扩增引物对样本DNA进行PCR扩增,回收PCR产物,构建DNA文库,并进行测序;
所述扩增引物序列为:
338F:5'-ACTCCTACGGGAGGCAGCAG-3′;
806R:5’-GGACTACHVGGGTWTCT AAT-3′;
(3)利用DNA条形码区分每个待测样本的原始reads,并对其进行过滤获得cleanreads,将clean reads相似性≥98%的归为同一OUT,并计算OUT的丰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未经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3204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