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装载机分体式移动配重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0495415.3 | 申请日: | 2019-06-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449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0 |
发明(设计)人: | 刘昕晖;周晨;陈伟;徐飞翔;曹丙伟;谭鹏;杨阔;牛平方;张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E02F9/18 | 分类号: | E02F9/18 |
代理公司: | 长春众邦菁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2214 | 代理人: | 尹庆娟 |
地址: | 130000 吉林***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装载机 导轨板 前后桥 导向支撑构件 移动配重装置 配重模块 分体式 离去角 行进 移动配重块 安全性能 传统配重 对称设置 方向设置 工程机械 工作性能 工作装置 荷载分配 驱动单元 外形几何 荷载 后车架 整体式 后桥 减小 两组 整车 整机 损伤 驱动 分配 平衡 配合 | ||
一种装载机分体式移动配重装置属于工程机械技术领域,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增大了整机前后桥荷分配的差异、降低后桥寿命以及限制整车的外形几何尺寸以及离去角的大小的问题。本发明包括两组对称设置的配重模块,每组配重模块包括:固定在装载机后车架上的导向支撑构件,所述导向支撑构件至少包括一个沿装载机行进方向设置的导轨板;以及通过驱动单元驱动和所述导轨板配合并相对导轨板沿行进方向往复运动的移动配重块。本发明在行走工况下很大程度上平衡了前后桥的桥荷载,降低了前后桥的荷载分配差异过大而引起的对桥的损伤,减小了整体式传统配重对车辆离去角的限制;在非行走工况下,增加了安全性能,同时增大了工作装置的掘起力,提高了车辆的主要工作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工程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装载机上的分体式移动配重装置。
背景技术
在装载机工作过程中,当装载机在铲掘物体时,当铲掘阻力很大而使得整机工作液压系统不足以提供能够克服铲掘阻力的驱动力时,装载机很容易重心位置不够靠后而发生“翘尾”现象,从而引起一定程度的震动和倾翻,因此,倾翻载荷越大,整机越稳定越安全;另一方面,装载机的主要性能是铲掘装载,铲掘的掘起力越大,则装载机的铲斗能够克服的负载阻力越大,整机工作性能越好,为了满足装载机在工作过程中对整车稳定性能和工作性能的要求,传统装载机的后配重固定在车架尾部来提高工作过程的倾翻载荷及掘起力。然而,固定的配重位置决定了整车重心位置的固定性,从而使得前后桥荷载通常差异较大,对荷载较重的后桥寿命产生极其不利的影响,同时,重心位置的固定使得装载机的整车长度也就随之固定不动,也限制了整车的外形几何尺寸以及离去角的大小,即整机的越障通过性能,因此,传统的装载机通常为了尽量提高整车的倾翻载荷和掘起力,增大了整机前后桥荷分配的差异,且往往未能使配重得到最充分的利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装载机分体式移动配重装置,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增大了整机前后桥荷分配的差异、降低后桥寿命以及限制整车的外形几何尺寸以及离去角的大小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一种装载机分体式移动配重装置包括两组对称设置的配重模块,每组配重模块包括:
固定在装载机后车架上的导向支撑构件,所述导向支撑构件至少包括一个沿装载机行进方向设置的导轨板;
以及通过驱动单元驱动和所述导轨板配合并相对导轨板沿行进方向往复运动的移动配重块。
所述导向支撑构件还包括:
和所述导轨板一侧垂直固定连接的导轨架加强筋以及限位装置;
以及设置在所述导轨板的中间中空结构处的支撑导轨加强筋。
所述移动配重块和导向支撑构件往复运动具体为:所述移动配重块上开有和所述导轨板滑动配合的滑槽。
所述驱动单元至少包括液压缸,所述液压缸推动所述移动配重块相对所述导向支撑构件往复运动,所述液压缸一端和所述装载机后车架铰接,另一端和所述移动配重块铰接。
所述液压缸的行程范围为450mm-650mm。
所述液压缸一端和所述装载机后车架铰接具体为:所述装载机后车架上固定有固定安装耳板,两个所述固定安装耳板上相对位置设置有螺纹通孔,液压缸一端位于两个所述固定安装耳板之间,销轴组件通过固定安装耳板和液压缸的钢套使液压缸相对装载机后车架铰接。
所述液压缸另一端和所述移动配重块铰接具体为:所述移动配重块包括配重本体以及设置在所述配重本体上的配重安装耳板,所述滑槽设置在所述配重本体上,销轴组件通过配重安装耳板和液压缸的缸杆使液压缸相对配重本体铰接。
所述销轴组件包括螺纹轴以及固定连接在螺纹轴一端的雨滴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未经吉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9541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