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泊车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489342.7 | 申请日: | 2019-06-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895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30 |
发明(设计)人: | 任小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任小龙 |
主分类号: | G08G1/017 | 分类号: | G08G1/017;G08G1/14;H04L29/08;H04W4/021;H04W4/44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权航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80 | 代理人: | 朱鑫乐 |
地址: | 213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叉车 车牌照片 服务端 停车位 泊车 待停车辆 停车 判断过程 不一致 比对 停车场 送入 拍摄 分配 管理 | ||
1.一种智能泊车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用户端拍摄待停车辆的车牌得到第一车牌照片并将其和泊车请求发送至服务端;
用户端获取待停车辆的定位信息并将其发送至服务端;
服务端根据待停车辆的定位信息判断待停车辆是否在预设的待停区域中,所述待停区域管辖有至少一个停车位;如果待停车辆不在待停区域中则服务端向用户端返回拒绝泊车请求和拒绝理由;
如果待停车辆位于待停区域中则向智能叉车发送取车指令和待停区域的位置信息;
智能叉车根据待停区域的位置信息前往待停车辆附近并拍摄第二车牌照片,服务端和/或智能叉车对第一车牌照片和第二车牌照片进行识别,提取第一车牌号和第二车牌号,比对第一车牌号和第二车牌号,如果第二车牌号与第一车牌号一致则将待停车辆取走并送入停车位;如果第二车牌号与第一车牌号不一致则智能叉车在待停区域中寻找其它车辆并重复上述的判断过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泊车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步骤:
所述智能叉车按照预设路径对停车位的使用状态进行巡视并将停车位的使用状态发送至服务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泊车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步骤:
服务端向智能叉车发送取车指令前先判断待停区域的停车位的使用状态,如果处于空闲状态的停车位的数量大于等于1则向智能叉车发送取车指令,服务端将待停区域的处于空闲状态的停车位的数量减1;
如果处于空闲状态的停车位的数量等于0则向用户端返回拒绝泊车请求和拒绝理由;
所述待停区域的数量为多个,每个待停区域管辖的停车位为多个。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智能泊车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步骤:用户端因为处于空闲状态的停车位的数量等于0收到拒绝泊车请求后用户端提供选择继续泊车和自主更换停车区域的选择,如果服务端收到用户端发送的继续泊车则将所有具有空闲状态的停车位的待停区域发送至用户端,用户端选择其中一个待停区域并发送至服务端,服务端向智能叉车发送取车指令和该待停区域的位置信息;如果服务端收到用户端发送的自主更换停车区域则结束此次泊车任务。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智能泊车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步骤:用户端因为处于空闲状态的停车位的数量等于0收到拒绝泊车请求后用户端提供选择继续泊车和自主更换停车区域的选择,如果服务端收到用户端发送的继续泊车则选择一个与首选待停区域临近并且具有空闲状态的停车位的次选待停区域,服务端向智能叉车发送取车指令和次选待停区域的位置信息;如果服务端收到用户端发送的自主更换停车区域则结束此次泊车任务。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泊车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步骤:
当所有待停区域满载时,服务端启动备用待停区域,当服务端收到泊车请求便将备用待停区域的位置信息发送至移动端;移动端向用户展示备用待停区域的位置。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泊车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步骤:
服务端判断此时待停车辆的位置是否满足智能叉车取车的条件,如果满足则将待停车辆所在的位置设置成临时待停区域,服务端将待停车辆的位置信息发送至智能叉车,智能叉车取车后将其送入一个空闲的停车位。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泊车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步骤:
服务端向智能叉车发送取车指令前用户端向服务端发送停车位信息,服务端根据停车位信息判断此停车位是否为待停区域管辖的停车位,如果不是则向用户端返回拒绝泊车请求和拒绝理由;如果是则判断此停车位是否处于空闲状态,如果不是则向用户端返回拒绝泊车请求和拒绝理由,如果是则向智能叉车发送取车指令和停车位信息。
9.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智能泊车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步骤:
智能叉车将待停车辆送入停车位后,服务端将停车位信息发送至用户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任小龙,未经任小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89342.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