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背光模组、移动终端、灯条的制备方法、灯条电路板有效
申请号: | 201910473509.0 | 申请日: | 2019-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7678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3 |
发明(设计)人: | 梁朝荣;余俊逸;赵小妮;郝俊龙;陈鹏;石储荣;许哲睿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357 | 分类号: | G02F1/13357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博世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274 | 代理人: | 张静尧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背光 模组 移动 终端 制备 方法 电路板 | ||
1.一种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灯条电路板以及设置于所述灯条电路板上的至少一个发光组件;
至少一个所述发光组件包括:
发光器件,与所述灯条电路板电连接;所述发光器件的发光面与所述灯条电路板的第一表面相交;所述第一表面为所述灯条电路板的与所述发光器件电连接的表面;
第一胶块,位于所述发光器件的非发光面,用于粘接所述发光器件和所述灯条电路板;所述非发光面与所述发光面相对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所述发光组件还包括第二胶块,所述第二胶块位于所述发光器件与所述灯条电路板之间,用于粘接所述发光器件与所述灯条电路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胶块在所述灯条电路板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发光器件在所述灯条电路板上的正投影内。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同一发光组件中的所述第一胶块和所述第二胶块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至少一个阻挡部;所述阻挡部与所述发光组件一一对应;
所述阻挡部设置在所述灯条电路板上,且位于所述第二胶块靠近所述发光面一侧,用于对所述第二胶块进行阻挡;所述阻挡部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发光器件与所述灯条电路板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挡部为条状结构,所述条状结构的长边与所述发光面平行。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沿垂直于所述第一表面的方向,所述阻挡部与所述发光器件靠近所述灯条电路板的表面之间具有间隙。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灯条电路板包括相邻的第一绝缘层和第二绝缘层,以及位于所述第一绝缘层和所述第二绝缘层之间的至少一根第一导线;
相对于所述第二绝缘层,所述第一绝缘层靠近所述发光器件;所述第一绝缘层上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露出所述第一导线;
所述阻挡部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开口内,且与所述第一导线连接;所述阻挡部的材料与所述第一导线的材料相同。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阻挡部连接同一根所述第一导线,所述第一导线与所述灯条电路板的第一电路结构绝缘;
其中,所述第一电路结构与所述发光器件电连接,用于向所述发光器件传输电信号。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胶块和所述第二胶块的重量之和为0.03~0.09mg。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胶块的厚度为0.05~0.3mm。
12.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挡部的厚度为0.01~0.05mm。
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灯条电路板包括至少一个焊盘组;
所述焊盘组包括并列设置的第一焊盘和第二焊盘,所述第一焊盘和所述第二焊盘分别与所述发光器件的第一极和第二极电连接;所述第一焊盘和所述第二焊盘位于所述第二胶块的两侧。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导光板,所述导光板包括入光面和出光面,所述入光面与所述出光面相交;所述发光面朝向所述入光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73509.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下一篇:背光组件、显示屏及电子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