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降解复合多功能包装膜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472808.2 | 申请日: | 2019-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056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9 |
发明(设计)人: | 吴晨奇;解鹏;王红卫;司文会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C08J7/12 | 分类号: | C08J7/12;C08L67/04;C08L5/04 |
代理公司: | 南京业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321 | 代理人: | 李静 |
地址: | 215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包装膜 制备 复合多功能 可降解 机械性能 取出 等离子体表面改性 等离子体发生装置 等离子体处理 混合溶液中 食品货架期 白色污染 处理结束 抗氧化剂 塑料包装 物质迁移 浸入 保鲜膜 产业化 防腐剂 抗氧化 抗菌 清洗 损害 卫生 健康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降解复合多功能包装膜的制备方法,将保鲜膜清洗干净后,进行干燥,然后置于等离子体发生装置的处理室中进行等离子体处理,处理结束后,取出,浸入到含有防腐剂和抗氧化剂的混合溶液中,然后取出,干燥,即得。本发明采用等离子体表面改性方法,制备的包装膜既可延长食品货架期、保护食品质量和卫生,又可减少由于塑料包装造成的“白色污染”,同时,又可降低由于食品和包装膜长时间接触,包装膜里的有毒有害物质迁移到食品中,损害消费者的健康的风险。本发明方法简单,制得的包装膜既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又具有较好的抗菌抗氧化效果,具有广阔的产业化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降解复合多功能包装膜的制备方法,属于包装膜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对大多数的新鲜或加工食品,微生物污染以及食品氧化更容易发生在食品表面,食品包装能相对隔离外部环境,提高食品的安全、延长食品货架期、降低成本效益、提高消费便利性,因此食品包装技术是食品加工行业的关键环节之一。普通塑料包装材料由于其种类繁多、价格低廉、性质稳定,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在食品包装行业得到了普遍的应用,但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也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首先,普通塑料包装材料很难被微生物降解,造成严重的“白色污染”;其次,在储藏的过程中,食品和包装膜长时间接触,包装膜里的有毒有害物质可能会迁移到食品中,损害消费者的健康;第三,大量使用普通塑料包装材料,加剧了石油等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
抗菌抗氧化包装技术是指在包装材料中添加一定抗菌剂、抗氧化剂,使抗菌抗氧化成分通过接触包装材料表面附着的微生物,并通过抑制其生长、繁殖或直接将其杀灭的作用,同时使食品不容易被氧化,从而延长食品货架期的一种活性包装。它可以有效地抑制食品表面的微生物,使食品不易被氧化,延长食品的货架期,保证食品品质。近年来,由于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以及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新型可降解的绿色食品包装材料取代传统的塑料包装材料已经成为了未来的发展趋势。而且随着人们安全意识的不断提高,化学防腐剂、化学抗氧化剂受到严重挑战,食品防腐剂、抗氧化剂的天然化也已成为防腐剂、抗氧化剂技术的趋势。
现有的抗菌抗氧化包装技术还不十分理想,普遍存在抗菌剂、抗氧化剂与载体相容性较差、抗菌剂、抗氧化剂从包装材料中溶出效果不理想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降解复合多功能包装膜的制备方法,工艺简单,制得的包装膜对食品的保鲜效果好,安全环保,并且兼具抗菌、抗氧化等功能。
技术方案
本发明人以可降解膜为底膜,然后通过等离子体进行表面改性,涂层防腐剂和抗氧化剂,制备具有生物活性的多层抗菌抗氧化包装膜材料,通过表面改性的方法首次将膜材料和ε-聚赖氨酸、茶多酚等复合物联系起来,既可以保持包装膜的机械性能,又具有较好的抗菌抗氧化效果。具体方案如下:
一种可降解复合多功能包装膜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取保鲜膜清洗干净后,进行干燥,然后置于等离子体发生装置的处理室中进行等离子体处理,处理结束后,取出;
(2)将步骤(1)中处理后的保鲜膜浸入到含有防腐剂和抗氧化剂的混合溶液中,3-10s后取出,干燥,即得;
步骤(1)中,所述保鲜膜为聚乳酸膜、壳聚糖基膜、淀粉基膜、苯二甲酸-己二酸-1,4-丁二醇酯/聚己内酯(PBAT/PCL)共混膜、聚碳酸亚内酯膜、聚乙烯醇膜、纤维素衍生物膜或海藻酸钠膜中的任意一种。
进一步,步骤(1)中,所述等离子体处理时,等离子体处理功率为50-250w,处理时间为30-180s。更优选为等离子体处理功率为150w,处理时间为90s。
进一步,步骤(2)中,所述防腐剂选自ε-聚赖氨酸、乳酸链球菌素、纳他霉素、苯甲酸及盐或山梨酸钾中的任意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未经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7280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双硫腙结构的多糖基微球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塑料容器在线氟化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