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组合式阵列冷却塔及冷却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448085.2 | 申请日: | 2019-05-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862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30 |
| 发明(设计)人: | 庄小慧;郑娜娜;朱槐钦;黄光茂;吴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粤(深圳)科技投资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8C1/00 | 分类号: | F28C1/00;F28F25/04;F28F25/08 |
| 代理公司: | 深圳龙图腾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541 | 代理人: | 代文成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钢结构框架 冷却塔 冷却塔本体 冷却系统 拼接板 组合式 空气出口处 棱台状结构 空气出口 空气入口 冷却效果 冷却效率 通风阻力 支承部件 分隔板 棱台状 通风道 风量 减小 内倾 外壁 预留 外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组合式阵列冷却塔,涉及一种冷却系统,其包括冷却塔本体,所述冷却塔本体包括钢结构框架和拼接板,冷却塔本体的底部和顶部分别预留有空气入口和空气出口,所述钢结构框架为棱台状结构,且钢结构框架的底部截面积大于顶部截面积,所述拼接板安装在钢结构框架上,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棱台状的冷却塔,外壁面向内倾一定角度,稳定性及强度高,利用钢结构框架作为支承部件,钢结构框架之间设置通风道,减小外部通风阻力,增大风量,提高冷却效率;空气出口处设置分隔板,用于消除空气倒灌现象,提高冷却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冷却系统,具体是一种组合式阵列冷却塔及冷却系统。
背景技术
冷却塔是火力发电厂、核电厂、核反应堆巨量循环冷却水供应系统中的重要构筑物,它是利用循环水与空气流动接触后进行热交换,利用蒸汽散热、对流传热和辐射传热等原理来散去电厂发电机系统中产生的余热,以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
目前,国内外的大型电场大多采用双曲型冷却塔,主要由塔体、淋水装置、附属设施三大部分组成。如图7所示,塔体主要包括集水池、塔筒基础、支柱、塔筒筒体等,以上均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淋水装置主要包括淋水填料层、主次配水槽、中央配水池、喷洒装置、挡水器等部分。附属设施主要包括进塔人孔、栏杆等。热水由管道通过竖管送入中央配水池,通过喷洒设备,将水喷洒至填料,落入蓄水池,冷却后的水利用水泵抽送至热交换器,循环使用。塔筒底部为进风口,用人字柱或交叉柱支承,空气从进风口进入塔体,穿过填料下的雨区,和热水流动呈相反方向流过填料,空气与水直接接触,将水的热量传递给空气,通过收水器回收空气中夹带的雨滴,热空气从塔筒出口排出。此过程中不采用风机等机械设备。
其存在着如下缺点:施工和维修困难,容易引发安全事故,塔筒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塔高170米左右,体型庞大而自重,形状复杂,薄壁,在整体施工中存在多处难点,例如环梁基础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筒体模板支撑体系、中央竖井、施工过程垂直运输设备的运用等,施工工序复杂,高空作业,交叉作业多;此外,安装手架及未干透的混凝土脱落都易造成安全事故,且混凝土的抗冻性受环境影响,冬季不利于施工;
结构稳定性差,振动严重,双曲型冷却塔是一种薄壁壳体结构,受风载荷的影响比较大,它是冷却塔结构设计中起主要控制作用的荷载,塔筒底部与人字柱连接的地方有应力集中现象的出现,在风载荷的作用下冷却塔的破坏主要是塔筒迎风面的子午线方向的钢筋收到破坏,风载荷下的塔筒内力和变形大,造成空塔结构不稳定。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组合式阵列冷却塔及冷却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组合式阵列冷却塔,包括冷却塔本体,所述冷却塔本体包括钢结构框架和拼接板,冷却塔本体的底部和顶部分别预留有空气入口和空气出口,所述钢结构框架为棱台状结构,且钢结构框架的底部截面积大于顶部截面积,所述拼接板安装在钢结构框架上。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拼接板采用复合材料或玻璃钢制成。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拼接板通过螺钉和垫片安装在钢结构框架上,拼接板之间、拼接板与钢结构框架之间的间隙中涂有密封胶。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钢结构框架上设有若干贯穿其内部的通风道。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空气出口处安装有若干分隔板。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钢结构框架的外部固定支撑梁。
一种冷却系统,其包括如上述所述的冷却塔结构。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还包括冷水池和配水系统,所述冷水池设置在冷却塔结构底部,冷水池内设有热水管,冷却塔结构内还安装有配水系统和散热填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粤(深圳)科技投资有限公司,未经国粤(深圳)科技投资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4808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