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菊芋酵素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910447620.2 | 申请日: | 2019-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228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16 |
发明(设计)人: | 李宪臻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宪臻 |
主分类号: | A23L33/00 | 分类号: | A23L33/00 |
代理公司: | 大连东方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212 | 代理人: | 周媛媛;李馨 |
地址: | 116000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酵素 菊芋 制备 生物活性物质 食品加工领域 保健功效 低聚果糖 双歧杆菌 自然发酵 糖水 肠道 保健食品 血脂 应用 繁殖 生长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菊芋酵素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属于食品加工领域。本发明是以菊芋为原料,经过二次自然发酵,制成菊芋酵素。在酵素形成过程中,形成了低聚果糖生物活性物质,具有促进肠道双歧杆菌生长繁殖、改善血脂、降低血糖水平等保健功效,是一种纯天然的保健食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菊芋酵素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具体涉及一种含有低聚果糖活性成分的菊芋酵素的制备方法,属于食品加工领域。
背景技术
酵素是以植物、动物或食用菌为原料,经过微生物发酵而形成的一类具有特定生物活性成分的发酵制品。在中国,酵素多以药食同源类的食材或中草药为原材料发酵酿制而成,是典型的传统保健食品。近些年来,酵素产业发展迅速,品种繁多,但是,几乎所有与酵素相关的专利都是以酶为主要活性成分,因此,在酵素生产工艺的设计和酵素制备过程中,均以产品中的酶活性和酶种类为指标,严重制约了酵素产业的发展。
菊芋,又名洋姜、鬼子姜,是一种多年宿根性草本植物,原产北美洲,后经欧洲传入中国,耐寒抗旱,可在盐碱地、沙荒地等贫瘠土地生长,其地下块茎富含菊糖等果糖多聚物,可以食用。菊芋的主体成分菊糖是由2~60个果糖通过β-2,1-糖苷键连接而成的果糖聚合物,经微生物发酵降解后形成低聚果糖。经国内外学术机构研究证实,人类自身不能利用低聚果糖,但能极大促进肠道双歧杆菌的生长繁殖,对于调节机体平衡、恢复胃肠道功能、促进新陈代谢、预防各种疾病、维护人体健康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是人类健康最具有代表性的功能糖产品。实验数据还证实,空腹血糖的降低是低聚果糖在结肠发酵所产生的短链脂肪酸的结果,因此,低聚果糖可以治疗糖尿病。
菊糖因其特殊的化学结构,绝大多数微生物都无法将其分解代谢,仅有极少数的兼性厌氧微生物能够将其降解并利用。而这些能够分解菊糖的微生物多以酵母和乳酸菌等益生菌为主,是酵素酿制的必需微生物菌群。为此,本发明针对菊糖难降解的问题,以菊芋为原料,开发一种含有低聚果糖活性成分的菊芋酵素。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菊芋中难以被分解代谢的果聚糖,提供一种富含低聚果糖活性成分的菊芋酵素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1)取新鲜的菊芋10~12kg,用水洗净后晾晒沥干表面水分,切片备用;
2)将菊芋切片置于酵素发酵容器中,加入100L水,密闭容器,并外联发酵栓;
3)在酵素发酵容器内完成第一次发酵;
4)将酵素发酵容器开盖搅拌15~20分钟后,容器密闭并外联发酵栓,完成第二次发酵;
5)将菊芋片连同发酵液一起转入榨汁机中,进行榨汁过滤,除去滤渣,获得酵素发酵液;
6)将酵素发酵液通过巴氏杀菌器灭菌、灌装,即制成菊芋酵素成品。
进一步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步骤1)中的新鲜的菊芋为菊芋的新鲜根茎。
进一步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步骤3)的第一次发酵温度为25~30℃,厌氧培养5~6天。
进一步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步骤4)的第二次发酵温度为25~30℃,发酵培养60~80天。
进一步地,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菊芋酵素。
进一步地,上述技术方案制备的菊芋酵素在制备保健品中的应用。
进一步地,所述保健品包括促进肠道双歧杆菌生长繁殖、改善血脂、降低血糖水平的保健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宪臻,未经李宪臻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4762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即食黄芪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可预防食品安全风险的酵素生产工艺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