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烧烤味鱿鱼须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446443.6 | 申请日: | 2019-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130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6 |
发明(设计)人: | 赵志峰;李彪;靳岳;肖学军;谭建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荣成市广益水产食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L17/50 | 分类号: | A23L17/50;A23L27/00;A23L27/10;A23L27/20;A23L5/30;A23L5/10;A23L5/20 |
代理公司: | 成都中亚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51126 | 代理人: | 何渊 |
地址: | 2642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鱿鱼 烧烤味 腌制液 制备 油炸 食品级双氧水 产品开发 磁力搅拌 缓慢释放 清水冲洗 腥味物质 原料制备 真空处理 孜然精油 失水 环糊精 深加工 调味 漂洗 调理 腌制 超声 得率 放入 复配 捞出 沥油 水漂 水中 解冻 杀菌 海鲜 冷却 体内 联合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烧烤味鱿鱼须及其制备方法,鱿鱼须解冻、清理后,以浓度为2%的食品级双氧水漂洗,清水冲洗后再用开水漂烫至得率缩减50%,捞出后迅速放入冰水中降温,随后腌制、油炸,沥油后调味,最后包装、杀菌、冷却后即得一种烧烤味鱿鱼须。本发明采用鱿鱼须作为原料制备预调理海鲜,通过产品开发可以提升鱿鱼深加工附加值。本发明在制备腌制液时,采用孜然精油联合β‑环糊精进行复配,同时行磁力搅拌处理,能将腌制液在鱿鱼须体内缓慢释放,在超声联合真空处理的协同作用下,提升腌制液的渗透效果,后期再采用油炸处理时,不仅能防止鱿鱼须在加工过程中失水,出现口感变硬的缺陷,同时腥味物质大大降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海产品加工领域,涉及一种调味鱿鱼须的加工方法,尤其涉及一种烧烤味鱿鱼须的制备方法以及采用该制备方法制得的烧烤味鱿鱼须。
背景技术
鱿鱼学名中国枪乌贼(
据研究,鲜活鱿鱼中蛋白质含量高达16%~20%,脂肪含量极低,仅为一般肉类的4%左右,因此热量也远远低于肉类食品,对怕胖的人来说,吃鱿鱼是一种好的选择,且鱿鱼中富含牛磺酸,食用鱿鱼可有效减少血管壁内所累积的胆固醇,对于预防血管硬化、胆结石的形成都颇具效力。同时能补充脑力、预防老年痴呆症等。因此对容易罹患心血管方面疾病的中、老年人来说,鱿鱼更是有益健康的食物。鱿鱼渔获物一般是直接鲜销和加工后供应市场。世界范围内,鱿鱼加工的系列产品主要为冷冻制品,在冻藏及运输过程中发生脱水干耗,既降低了出品率,又影响品质。同时以鱿鱼须下脚料作为原料开发新产品,既能提高经济效益,又能避免浪费,更重要的是,这些鱿鱼须下脚料也是非常好的营养源。
目前行业内尚未发现任何一种利用鱿鱼须进行大批量深加工的调味制品,鉴于上述不足,一种提升鱿鱼深加工附加值,有效改善产品腥味,口感脆、弹,软硬适中的烧烤味鱿鱼须是目前行业内急需的。
发明内容
基于上述分析,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提升鱿鱼深加工附加值的烧烤味鱿鱼须,采用本发明的制备方法,能有效改善产品的腥味,解决产品制作过程中口感绵软、拒绝硬度大的缺陷,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手段实现的:
一种烧烤味鱿鱼须,由如下重量份配比的原料制成:红油0.5~1份、白砂糖0.1~0.2份、白胡椒粉0.01~0.03份、D-异抗坏血酸钠0.02~0.04份、双乙酸钠0.04~0.06份、乳酸链球菌素0.001~0.003份、肉味香精0.1~0.3份、辣椒红0.005~0.015份、孜然粉0.1~0.3份、油炸鱿鱼须8~12份。
进一步的,该鱿鱼须由如下重量份配比的原料制成:红油0.75份、白砂糖0.15份、白胡椒粉0.02份、D-异抗坏血酸钠0.03份、双乙酸钠0.05份、乳酸链球菌素0.002份、肉味香精0.2份、辣椒红0.01份、孜然粉0.2份、油炸鱿鱼须10份。
一种烧烤味鱿鱼须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调味:将油炸鱿鱼须转入拌料锅内,按配方称取红油、白砂糖、白胡椒粉、D-异抗坏血酸钠、双乙酸钠、乳酸链球菌素、肉味香精、辣椒红、孜然粉混合均匀,随后转入拌料锅内充分混匀,得调味鱿鱼须备用;
(2)包装:铝膜袋真空包装后,转入高压灭菌锅内灭菌,灭菌结束后转入冷水中降温,冷却至室温后去除包装袋表面水分装箱入库,即得一种烧烤味鱿鱼须。
进一步的,步骤(1)所述油炸鱿鱼须由如下方法制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荣成市广益水产食品有限公司,未经荣成市广益水产食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4644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