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非光滑车表汽车的气动特性优化设计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426972.X | 申请日: | 2019-05-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9684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2 |
| 发明(设计)人: | 高伟;黄尚柱;于珑浩;邓召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 |
| 主分类号: | G06F30/15 | 分类号: | G06F30/15;G06F30/28;G06F111/04;G06F111/10;G06F113/08;G06F119/14 |
| 代理公司: | 十堰博迪专利事务所 42110 | 代理人: | 高良军 |
| 地址: | 442002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滑车 汽车 气动 特性 优化 设计 方法 | ||
本发明提出了非光滑车表汽车的气动特性优化设计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建立非光滑车表汽车三维模型,对车身非光滑单元体进行参数化处理,并进行网格划分、CFD仿真计算,根据仿真计算的结果,确定设计变量和优化目标;根据实际工况确定试验设计所需的样本点,并利用各样本点构建不同非光滑单元车表汽车的参数化三维模型,并进行网格划分与CFD数值模拟计算,得出优化目标响应值;根据样本点与响应值之间的关系,构建近似模型;并检验近似模型的精确度,若精确度不满足工程技术要求,重新进行试验样本点设计,构建近似模型;否则选用合适的优化算法,寻求近似模型的最优解,输出最优解及最优目标函数值,从而确定最佳非光滑车身造型。
技术领域
非光滑车表汽车的气动特性优化设计方法,属于汽车空气动力学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气动特性直接影响汽车的燃油经济性。汽车高速直线行驶时,空气阻力约占行驶阻力的50%。针对上述问题,目前,相关研究者将仿生学理论应用于汽车的外形设计中,并将非光滑单元体结构布置在汽车的各个部位,研究非光滑单元体体结构对汽车气动特性的影响,寻求降低汽车气动阻力系数,提高汽车的燃油经济性和动力学方案。但是,工程师研究非光滑体车表对汽车气动特性的影响,主要是根据自身的经验和CFD仿真计算值逐一确定不同类型非光滑单元结构体影响汽车气动特性的因素。该技术手段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和盲目性,需要太多的人工干预,效率低等缺点。
发明内容
针对目前存在的技术难题,本专利提出一非光滑车表汽车的气动特性优化设计方法,在设计变量的取值范围内,快速寻到最优解,以确定非光滑体单元布置在汽车表面的形态,加快非光滑表面汽车的车身造型设计。
本发明提供非光滑车表汽车的气动特性优化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根据空气动力学知识,利用CATIA软件,简化处理光滑汽车模型;
步骤二:在光滑汽车车身布置初始的非光滑单元结构,建立非光滑车表FSAE赛车参数化模型及汽车外流场域;
步骤三:应用hypermesh软件对汽车模型的非光滑单元体结构区域内的线条、曲面,进行几何清理。根据汽车模型的整体尺寸和非光滑单元尺寸确定汽车表面的最大尺寸值,划分表面网格,并生成体网格;
步骤四:根据实际工况,编写fluent执行的JOU脚本语言,施加边界条件,对模型进行CFD数值模拟计算,根据仿真计算结果,确定设计变量的约束条件和目标函数;
步骤五:在设计变量的取值范围内,选取合适的试验抽样方法,进行试验样本点设计;根据各样本点生成对应的三维模型和网格文件,并计算各样本点所对应的目标函数响应值;其中,具体处理过程:先在isight平台下,通过编写对应的批处理文件,集成三维建模软件catia、前处理软件hypermesh、CFD求解软件fluent;然后利用isight平台下的DOE模块,选用合适的抽样方法,进行试验样本点的设计,一般试验样本点的个数为设计变量的7-10倍;最后,根据实验设计的样本点数据,生成该样本点下所对应的三维模型和网格文件,并计算出不同样本点下的所对应的目标函数响应值;
步骤六:根据样本点与响应值之间的数学关系构建近似模型,并检验近似模型的精度,若近似模型精确度不满足工程技术要求,重新进行试验样本点设计,构建近似模型。否则,在近似模型的基础上,选取合适的优化算法,寻求最优解,输出最优解及最优目标函数值。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isight集成不同功能的软件,编写集成软件所需的批处理文件和脚本语言,可高效地研究不同非光滑车表汽车气动特性地影响,确定最佳非光滑体单元结构的布置形态,加快非光滑表面汽车的车身造型设计,可有效减少技术人员的工作量,在短时间内能得到最优解和最优目标函数值。
附图说明
图1是非光滑车表汽车的气动特性优化设计方法流程图。
图2是汽车凹坑型非光滑车表初始三维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未经湖北汽车工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2697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LDO修调控制电路
- 下一篇:一种混流型闭式冷却塔设计计算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