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轨道车辆车厢气密试验用气密门及气密试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408001.2 | 申请日: | 2019-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6842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2 |
发明(设计)人: | 刘杨;张升;刘承勃;王强;管善堃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3/02 | 分类号: | G01M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苗青盛;吴欢燕 |
地址: | 266111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轨道 车辆 车厢 气密 试验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轨道车辆技术领域,提供轨道车辆车厢气密试验用气密门及气密试验方法。轨道车辆车厢气密试验用气密门包括:门体,至少一侧设置有进气口,相对的另一侧设置连通所述进气口的出气口;泄压件,转动连接所述门体,泄压状态下朝所述进气口所在一侧弯折,非泄压状态下朝所述门体所在平面收拢。该种轨道车辆车厢气密试验用气密门,可以在不解编的情况下安装至待检测车厢和邻端车厢之间,并通过门体向待检测车厢内部注入气体,进而使得待检测车厢内部的气压满足试验要求。由此,应用该种轨道车辆车厢气密试验用气密门进行气密试验的时候,无需轨道车辆回到具备特定施工条件的检修车间,无需借助高级修,可以简化轨道车辆车厢气密试验过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轨道车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轨道车辆车厢气密试验用气密门及气密试验方法。
背景技术
国内外高速动车组发达国家都对车体气密性有着严格的要求,每种型号的动车组定型后出厂前都要对整车气密性进行检测,我国四方平台新造动车组的气密试验指标更是远远高于36s(此处的36s指代的是压强从4kPa自然下降到1kPa的时间:对于头车要求时间为200s以上,中间车要求时间为240s以上)。
目前出厂后的四方平台动车组的气密性能试验,只能结合高级修时解编打开内风挡并对端部封堵后在两端安装气密门后进行检测,此种试验方法依赖于高级修工况,只能在具备施工条件的检修车间实现。对于运营中或者不解编检修的动车组,目前无有效的气密性检测手段。
不解编车体间狭窄的作业空间,四方平台动车组橡胶内风挡特殊的结构特点,使得此种工况下的气密试验可行性变得异常困难。
并且,按各级检修规程规定,动车组高级修需检测整车气密性过程中使用的气密试验装置,存在结构笨重安装费力的缺点,无法在不解编的情况下使用。
总体来说,随着动车组高级修修程修制优化的深入,针对动车组运行120万公里后不解编工况下的气密性能的检测,目前无有效的手段及工具进行,因此无法确定相应的检修标准及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本发明的其中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轨道车辆车厢气密试验用气密门及气密试验方法,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轨道车辆气密性能试验依赖高级修并且需要对车厢进行解编的问题。
为了实现该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轨道车辆车厢气密试验用气密门,包括:
门体,至少一侧设置有进气口,相对的另一侧设置连通所述进气口的出气口;
泄压件,转动连接所述门体,泄压状态下朝所述进气口所在一侧弯折,非泄压状态下朝所述门体所在平面收拢。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气密门还包括:
延伸件,固定至所述门体上并沿着所述门体的边缘朝外延伸;
所述泄压件通过所述延伸件转动连接至所述门体。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门体包括密封边框,所述密封边框与所述延伸件固定。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门体上设置有压力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门体上的压力值。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门体上还设置有紧急排气口和抽气口,所述紧急排气口和抽气口均与所述进气口位于所述门体的同一侧。
为了实现该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轨道车辆车厢气密试验方法,包括:
分离待检测车厢和邻端车厢之间的内风挡;
压缩待检测车厢和邻端车厢之间的内风挡,使得车端之间存在间隙;
将气密门通过间隙安装至待检测车厢的端部;
将气密门固定至邻端车厢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0800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压力传感器输出性能测试方法
- 下一篇:一种船舶油柜外接管道焊缝泄露检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