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位于猪16号染色体上与猪瘦肉率和眼肌面积相关的SNP分子标记及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910403266.3 | 申请日: | 2019-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1766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6 |
发明(设计)人: | 杨杰;吴珍芳;周身娉;蔡更元;郑恩琴;徐铮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Q1/6888 | 分类号: | C12Q1/6888;C12N15/11 |
代理公司: | 广东广信君达律师事务所 44329 | 代理人: | 杨晓松 |
地址: | 510642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位于 16 染色体 瘦肉 面积 相关 snp 分子 标记 应用 | ||
本发明属于分子生物技术和分子标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位于猪16号染色体上与猪瘦肉率和眼肌面积相关的SNP分子标记及应用。所述的位于猪16号染色体上与猪瘦肉率和眼肌面积相关的SNP分子标记的SNP位点对应于国际猪参考基因组11.1版本16号染色体上第33757844bp处的AC突变;该分子标记是通过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得到,可显著影响猪100kg体重时眼肌面积和瘦肉率的性状。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用于鉴定该分子标记的引物对,利用该分子标记和引物对可建立高效准确的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技术,将其应用于猪眼肌面积和瘦肉率性状遗传改良中,从而增加猪眼肌面积和提高猪瘦肉率,提高企业利润,增加核心竞争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分子生物技术和分子标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位于猪16号染色体上与猪瘦肉率和眼肌面积相关的SNP分子标记及应用。
背景技术
目前,全球育种目标已经从脂肪型猪向瘦肉型猪转变,提高瘦肉率是猪的主要育种目标。眼肌面积是衡量瘦肉率的一个重要指标之一,且这两个性状呈有利的正相关关系,因此育种工作者也通过增加猪的眼肌面积来提高瘦肉率。几十年来,人们通过传统的选育方法来增加眼肌面积和提高瘦肉率,使得这两个性状得到一定程度上的改良。但眼肌面积和瘦肉率是复杂的数量性状,受多基因调控。因此,通过传统的选育方法来改良这两个性状,耗时长且收效甚微。如若能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marker assisted selection,MAS)技术同时改良猪的眼肌面积和瘦肉率,将进一步加快这两个性状的育种进程,能够显著提高生猪养殖的经济效益。
杜长大(杜洛克猪×长白猪×大白猪)是全球最受欢迎的商业猪品种,杜洛克猪被广泛用作杜长大商品猪的终端父本。杜洛克作为终端父本直接影响杜长大的生产性能,而商品猪的生产性能直接影响到养殖场的经济效益。因此,对核心群杜洛克猪的眼肌面积和瘦肉率性状进行改良,能够较大程度的将改良得到的优势遗传给商品猪后代,增强商品猪的生产竞争力,从而提高养殖场的经济效益。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和缺点,本发明的首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位于猪16号染色体上与猪瘦肉率和眼肌面积相关的SNP分子标记。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上述位于猪16号染色体上与猪瘦肉率和眼肌面积相关的SNP分子标记的应用。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鉴定上述位于猪16号染色体上与猪瘦肉率和眼肌面积相关的SNP分子标记的引物对。
本发明的第四个目的在于提供上述引物对的应用。
本发明的第五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猪的遗传改良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位于猪16号染色体上与猪瘦肉率和眼肌面积相关的SNP分子标记,其SNP位点对应于国际猪参考基因组11.1版本16号染色体上第33757844bp处的AC突变;
所述的位于猪16号染色体上与猪瘦肉率和眼肌面积相关的SNP分子标记的核苷酸序列为SEQ ID NO.1所示,其中序列中的M是A或C,导致猪眼肌面积和瘦肉率性状的不同;
所述的位于猪16号染色体上与猪瘦肉率和眼肌面积相关的SNP分子标记的SNP位点为SEQ IDNO:1序列标注位置为26位的A26-C26的核苷酸突变(位于该序列片段第26核酸单碱基突变,命名为:g.26AC);
所述的位于猪16号染色体上与猪瘦肉率和眼肌面积相关的SNP分子标记在鉴定杜洛克猪眼肌面积和瘦肉率性状和遗传育种中应用;
一种检测猪眼肌面积和瘦肉率性状的方法,包含如下步骤:
检测猪16号染色体上上述位于猪16号染色体上与猪瘦肉率和眼肌面积相关的SNP分子标记,所述的SNP分子标记的5’端第33757844位单核苷酸是A还是C;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农业大学,未经华南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0326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