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甘蓝自交亲和性材料筛选的PCR引物、试剂盒及其应用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401144.0 | 申请日: | 2019-05-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1201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1 |
| 发明(设计)人: | 吕红豪;庄木;肖志亮;方智远;杨丽梅;张扬勇;王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C12Q1/6895 | 分类号: | C12Q1/6895;C12Q1/686;C12N15/11 |
| 代理公司: | 北京百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930 | 代理人: | 吴泳历 |
| 地址: | 100081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甘蓝 亲和性 材料 筛选 pcr 引物 试剂盒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辅助鉴定甘蓝自交亲和性的专用PCR引物组合、试剂盒及其应用,涉及分子育种技术。用于甘蓝自交亲和性筛选的PCR引物为BoS1F/BoS1R其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和2所示。利用本发明提供的引物或试剂盒辅助鉴定甘蓝自交亲和性和/或辅助筛选具有自交亲和性的甘蓝,与田间鉴定结果吻合。将本发明的PCR引物、试剂盒或方法用于育种具有操作简便易行、特异性强、稳定性好、可以实现早期选育等优点,具有重大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辅助鉴定甘蓝亲和性的分子标记、专用引物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结球甘蓝简称甘蓝,属于十字花科(Cruciferae)芸薹属(Brassica)甘蓝种。甘蓝的适应性和抗逆性均较强,又具有较高的营养和保健价值,因而在中国乃至世界各地广泛栽培。在长期的甘蓝育种工作中,育种单位和种子公司大多利用自交不亲和系配制杂交种,许多单位育种的重点集中在自交不亲和系,而忽略了自交亲和系的选育。由于自交不亲和系配制的杂交种存在假杂种现象,促使雄性不育系的广泛利用。而利用雄性不育系配制甘蓝杂交种时,存在蕾期人工授粉成本高和种子产量低等问题。为满足甘蓝制种途径变革的需要,不育系的保持系和杂交种父本最好均是自交亲和系,因此,急需加强自交亲和系的选育。
自交不亲和性/自交亲和性的定义为育性正常的雌雄同株植物在花期自交授粉后,受精卵能否正常形成。当花粉与柱头是遗传组成不同的异体花粉时,受精过程才能正常进行。甘蓝具有明显的自交不亲和性,人们对自交不亲和植物杂种利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自交不亲和性方面,但由于育种途径的变革促使雄性不育系的广泛利用,促使人们开始关注作为自交不亲和性相对性状的自交亲和性。本课题拥有上百份具有优良性状的甘蓝自交系材料,其中87-534为强自交亲和系,其为甘蓝亲和性研究以及自交不亲和系的改良提供了材料。本领域亟需开发出一种PCR引物及相关试剂盒用于辅助筛选甘蓝自交亲和性材料。
发明内容
本发明根据上述领域的需求,提供一个用于甘蓝自交亲和性筛选的PCR标记,其特异性强,稳定性好,能够快速有效的满足上述领域的需求。本发明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如下:
用于筛选甘蓝(Brassica oleracea L.)自交亲和性材料的PCR引物,其核苷酸序列为:
上游引物BoS1F:5`-AAACTTGTATCTGAAGAC-3’
下游引物BoS1R:5`-TCTCGTTCTTGCTAGTCTTC-3’
所述PCR引物扩增的甘蓝自交亲和性材料特征条带大小为93bp,其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
用于甘蓝自交亲和性筛选的试剂盒,其特征在于,包含盛装有液体剂或粉剂的所述的PCR引物的试剂容器。
还包含盛装有用于进行PCR和/或电泳所需的试剂的试剂容器。
用于甘蓝自交亲和性筛选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采用所述PCR引物或所述试剂盒进行如下步骤:
⑴以待测甘蓝样品为材料,提取样品的基因组DNA;
⑵以步骤⑴所获得的基因组DNA为模板,采用所述PCR引物进行PCR反应,获得PCR产物;
⑶电泳检测步骤所述PCR产物,
若BoS1F/R的PCR产物出现93bp的特征条带,则所述样品具有自交亲和性特征;可作为自交亲和候选材料;
若BoS1F/R的PCR产物出现80bp的条带,则所述样品不具有自交亲和性特征,不可作为自交亲和候选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未经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0114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