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力安监管控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99420.4 | 申请日: | 2019-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094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9 |
发明(设计)人: | 王辉;吴才彪;傅铭;胡达;王景熙;汪笃红;孟令淇;王建;王健;黄一楠;谢伟;李轶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9/042 | 分类号: | G05B19/042;G06K17/00;G16H80/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兆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有限合伙) 31241 | 代理人: | 章蔚强 |
地址: | 200122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现场作业 触电伤亡事故 传统管理模式 视频移动侦测 规范化管理 电网 安全水平 管控系统 近电报警 精准定位 远程监控 智能告警 触电 监管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力安监管控系统,通过对运检人员的运检区域进行精准定位,通过近电报警、视频移动侦测等技术以及管控系统和远程监控形成工作指引,实现对现场作业的规范化管理,克服传统管理模式缺陷,提高电网现场作业的安全水平,实现触电风险智能告警等功能,提升电网现场作业风险防控效果,减少人身触电伤亡事故。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电力施工安全领域的电力安监管控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电网高速发展,由此而产生了大量与电力施工相关的现场作业。虽然公司各级单位制定了完善的安全风险管理体系,但是电网工作点多、面广,工作环境较为复杂,仅依靠管理规定、现场工作负责人、安全监管人员履行职责,仍无法全面防范安全风险。电网现场工作点多、面广,所需执行的标准繁多,包括作业指导书、质量通病、强制性条文等众多要求,仅仅依靠现场人员有限的知识和经验容易造成工作人员顾此失彼,不能面面俱到。
针对“人防”的不足,迫切需要“技防”予以弥补,即借助有效的技术手段,构建现场安全管控系统可有效保障关键风险点的落实,并实时向工作人员、施工方和管理方发布高危风险点预警,以实现减少安全事故发生的最终目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电力安监管控系统,以实现通过技术手段对电力施工的工程人员和现场运维的技术人员进行监控保护。
实现上述目的的一种技术方案是:一种电力安监管控系统,包括供现场运维人员穿戴的便携式数据中心,用于接收便携式数据中心信号并向别写是数据中心发送信号的远程管控系统,用于对运维人员进行识别的现场管控系统,以及用于从管控系统中下载信息以对现场运维人员进行实时监控的移动终端;
所述便携式数据中心包括用于定位现场运维人员的GPS定位芯片、用于监测现场电场强度的电场强度传感器、用于进行身份识别的射频识别标签、用于收集数据的数据集中器和用于远程通信的无线通信芯片;所述 GPS定位芯片、所述电场强度传感器、所述射频识别标签分别与所述数据集中器连接,所述数据集中器通过所述无线通信芯片连接向所述远程管控系统传输数据;
所述远程管控系统设置在远程管控服务器上,所述移动终端直接从所述远程管控系统上下载数据;
所述现场管控系统包括射频标签识别装置,通过该射频标签识别装置识别所述射频识别标签以确认现场运维人员的权限,所述现场管控系统与所述远程管控系统连接,通过所述远程管控系统对现场运维人员进入现场的信息进行登记保存。
进一步的,所述便携式数据中心还包括语音对讲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便携式数据中心还包括视频采集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便携式数据中心还包括人体健康监测传感器。
本发明的一种电力安监管控系统,通过对运检人员的运检区域进行精准定位,通过近电报警、视频移动侦测等技术以及管控系统和远程监控形成工作指引,实现对现场作业的规范化管理,克服传统管理模式缺陷,提高电网现场作业的安全水平,实现触电风险智能告警等功能,提升电网现场作业风险防控效果,减少人身触电伤亡事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电力安监管控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更好地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理解,下面通过具体地实施例并结合附图进行详细地说明:
本发明的一种电力安监管控系统,由供现场运维人员穿戴的便携式数据中心1、用于接收便携式数据中心信号并向别写是数据中心发送信号的远程管控系统2、用于对运维人员进行识别的现场管控系统3,以及用于从管控系统中下载信息以对现场运维人员进行实时监控的移动终端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未经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9942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