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压浆管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84543.0 | 申请日: | 2019-05-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1063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0 |
发明(设计)人: | 桂婞;李彬;汤友富;王永国;罗九林;郭亚娟;张润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第五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5/02 | 分类号: | E02D15/02;E04G2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新知远方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97 | 代理人: | 马军芳;张艳 |
地址: | 10260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压浆管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压浆管及其制备方法。该压浆管包括内管和外管;所述内管为设置有多个贯穿其壁厚的第一出浆孔的刚性管,所述内管的一端为进浆口、且另一端封闭;所述外管的内径小于或等于所述内管的外径,所述外管能够弹性变形地套设于所述内管的外周面,并设置有多个贯穿其壁厚的第二出浆孔;所述第一出浆孔与所述第二出浆孔交错设置。该压浆管能够防止水泥浆回流和出浆孔堵塞,并能够将水泥浆均匀地输送到土体中,进而提高灌浆质量。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在建筑施工过程中使用的一种压浆管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基础建设的发展,后压浆技术逐渐被推广,在建筑、交通建设等领域得到蓬勃发展。但是,目前采用的后压浆技术,即,传统压浆技术中的压浆管设置有用于出浆的出浆孔,在压浆结束以后,水泥浆会通过出浆孔回流到压浆管内,水泥浆还会堵塞出浆孔,并且由于水泥浆回流导致灌浆量不足而降低灌浆质量。因此,现有压浆管具有水泥浆易回流、出浆孔易堵塞和难以保证灌浆质量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压浆管及其制备方法,该压浆管能够防止水泥浆回流和出浆孔堵塞,并能够将水泥浆均匀地输送到土体中,进而提高灌浆质量。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压浆管,该压浆管包括:
内管,所述内管为设置有多个贯穿其壁厚的第一出浆孔的刚性管,所述内管的一端为进浆口、且另一端封闭;
外管,所述外管的内径小于或等于所述内管的外径,所述外管能够弹性变形地套设于所述内管的外周面,并设置有多个贯穿其壁厚的第二出浆孔;
所述第一出浆孔与所述第二出浆孔交错设置;
当所述外管处于弹性变形状态时,所述第一出浆孔与所述第二出浆孔连通。
优选地,所述内管为直管。
优选地,所述内管为钢管。
优选地,所述外管为橡胶管。
优选地,沿所述内管的延伸方向,所述第一出浆孔之间的间距相等;
沿所述外管的延伸方向,所述第二出浆孔之间的间距相等;
所述内管的管径为15mm~50mm。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压浆管,该压浆管包括:
内管,所述内管为设置有多个贯穿其壁厚的第一出浆孔的U形刚性管,所述内管的一端为进浆口、且另一端为回浆口;
外管,所述外管的内径小于或等于所述内管的外径,所述外管能够弹性变形地套设于所述内管的外周面,并设置有多个贯穿其壁厚的第二出浆孔;
所述第一出浆孔与所述第二出浆孔交错设置;
当所述外管处于弹性变形状态时,所述第一出浆孔与所述第二出浆孔连通。
优选地,所述内管为钢管。
优选地,所述外管为橡胶管。
优选地,沿所述内管的延伸方向,所述第一出浆孔之间的间距相等;
沿所述外管的延伸方向,所述第二出浆孔之间的间距相等;
所述内管的管径为15mm~50mm。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三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制备上述技术方案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压浆管的方法,该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制备内管和外管;
将所述外管套设于所述内管的外周面,并使第一出浆孔与第二出浆孔交错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第五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第五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8454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