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麻花发酵面肥的标准化生产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910375003.6 | 申请日: | 2019-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1479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30 |
发明(设计)人: | 李辉忠;吴宏;李铭祥;田瑞红;赵铮;康宗华;邓嘉进;孙健平;李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桂发祥十八街麻花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1D10/00 | 分类号: | A21D10/00;A21D8/04 |
代理公司: | 天津盛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09 | 代理人: | 韩晓梅 |
地址: | 300221***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麻花 发酵 面肥 标准化 生产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麻花发酵面肥的标准化生产方法,步骤如下:制作面肥过程中取20‑70重量份特征性面肥,25‑73重量份的水,30‑80重量份的面粉,混合均匀后,在25‑37℃条件下变温发酵48‑60h,即得麻花发酵面肥。本发明方法使用传统方法生产面肥,将特征性面肥、小麦面粉和水混合,在标准控制条件下发酵得到面肥,制作成麻花生坯,可以经过炸制,即得麻花成品,本发明方法对环境条件加以标准化,使每批次产品质量均匀一致,生产的面肥能够产生较丰富的醇、醛、酸、酯等风味物质或风味前体物质,保证麻花的风味。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食品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麻花发酵面肥的标准化生产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饮食结构已从单纯追求温饱逐步转变为追求营养和健康。在这种情况下,传统发酵面制品得到人们的关注与重视,其中麻花作为一种传统的小吃,也具有广阔的市场。老面肥或酵子发酵法生产麻花技术,不但具有设备简单、管理粗放、原料成本低等优势,而且天然发酵剂的菌群除主要为酵母菌外,还含有一定数量和种类的其它微生物群如野生乳酸菌、醋酸菌等,发挥了多菌种混和发酵的优势,是多种微生物糖化、发酵、酯化的协同进行,生成醇、酯、醛、酚等多种风味物质和天津十八街麻花独有的发酵香气。但同时,由于微生物组成复杂,不同气候、温度、湿度波动均会影响老面肥中微生物生态结构,使得老面肥的质量不稳定。老面肥没有明确的生产规范和标准,无科学理论指导,完全依靠个人感觉和经验,难以适应工业化生产。
通过检索,尚未发现与本发明专利申请相关的专利公开文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以上提到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麻花发酵面肥的标准化生产方法和应用,该方法对环境条件加以标准化,使每批次产品质量均匀一致,生产的面肥能够产生较丰富的醇、醛、酸、酯等风味物质或风味前体物质,保证麻花的风味。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麻花发酵面肥的标准化生产方法,步骤如下:
制作面肥过程中取20-70重量份特征性面肥,25-73重量份的水,30-80重量份的面粉,混合均匀后,在25-37℃条件下变温发酵48-60h,即得麻花发酵面肥。
而且,所述特征性面肥含有以下微生物:
细菌种和真菌种,细菌种:真菌种的菌落数之比为1.30-1.50:1;
所述细菌种为:
每100份细菌种由如下细菌种及份数组成:庞氏乳杆菌(Lactobacillus pontis)45-50份、未分类的乳酸菌(unclassified Lactobacillus)20-25份、旧金山乳杆菌Lactobacillus sanfranciscensis TMW 1.1304 10-15份、Lactobacillus sp.DCY75 5-10份、未分类的魏斯氏菌(unclassified Weissella)5-10份、面包乳杆菌(Lactobacilluscrustorum)1-5份、丰度为1%以下的细菌种之和:1-5份;其中,上述份数为细菌种的个数;
真菌种为:
每100份真菌种由如下真菌种及份数组成:假丝酵母(Candida humilis)75-80份、玉蜀黍赤霉(Gibberella zeae)15-20份、未分类的链格孢属(unclassifies Alternaria)1-5份、丰度为1%以下的真菌种之和:3-6份;其中,上述份数为真菌种的个数。
而且,所述变温发酵为:25-28℃发酵12-15h,32-35℃发酵12-15h,35-37℃发酵12-15h,28-32℃发酵12-15h。
而且,所述麻花发酵面肥的使用方法如下:
麻花发酵面肥经过炸制,即得麻花成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桂发祥十八街麻花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天津桂发祥十八街麻花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7500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