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高钢级管线钢表面质量的生产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74227.5 | 申请日: | 2019-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579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3 |
发明(设计)人: | 翟冬雨;吴俊平;方磊;姜金星;洪君;靳星;刘呈军;杜海军;员强鹏;殷杰;冯巍;赵显鹏;王凡;黄灿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38/02 | 分类号: | C22C38/02;C22C38/06;C22C38/42;C22C38/46;C22C38/50;C22C38/58;B21C37/02;B22D11/04;B22D11/16;C21C7/064;C21C7/072;C21C7/10;C22C33/04 |
代理公司: | 南京利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56 | 代理人: | 任立;谈倩 |
地址: | 210035***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钢级管线钢 质量百分比 产品品质 钢板表面 氧化铁皮 冶炼工艺 轧制成型 铸坯表面 完整度 生产 优化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高钢级管线钢表面质量的生产方法,其化学成分及质量百分比如下:C:0.040%~0.080%,Si:0.10%~0.30%,Mn:1.50%~1.90%,P≤0.015%,S≤0.0030%,Ni:0.10%~0.30%,Cr:0.10%~0.30%,Cu≤0.20%,Nb:0.040%~0.070%,Mo≤0.15%,V≤0.01%,Ti:0.005%~0.02%,N≤0.0050%,Ca:0.001%~0.003%,Al:0.010%~0.050%,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通过冶炼工艺优化提升铸坯表面质量,调整轧制成型技术提高钢板表面氧化铁皮完整度,提高了产品品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钢铁冶炼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提高高钢级管线钢表面质量的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世界对能源的需求量增加,石油管道输送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追捧,国外市场需求的钢板主要采用邮轮运输,运输周期一般在1~2个月,洋面环境恶劣,钢板经常受到雨水甚至海水侵蚀,钢板到站后表面质量恶化,可能会影响使用。目前,管线钢采用TMCP轧制工艺,为了提高产品性能,低温轧制技术得到广泛应用,轧制变形量大导致了钢板表面形变大,氧化铁皮在钢板上经常破损不一,冷却过程中组织转变快速,内应力不均匀,造成钢板表面应力不均匀,在温矫后钢板表面得到的氧化铁皮不完整,氧化铁皮脱落的地方容易产生锈蚀源,从而导致钢板表面质量恶化。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提高高钢级管线钢表面质量的生产方法,
S1、其化学成分及质量百分比如下:C:0.040%~0.080%,Si:0.10%~0.30%,Mn:1.50%~1.90%,P≤0.015%,S≤0.0030%,Ni:0.10%~0.30%,Cr:0.10%~0.30%,Cu≤0.20%,Nb:0.040%~0.070%,Mo≤0.15%,V≤0.01%,Ti:0.005%~0.02%,N≤0.0050%,Ca:0.001%~0.003%,Al:0.010%~0.050%,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
S2、脱硫站采用石灰与镁粉进行复合脱硫,脱硫后扒渣干净,入炉铁水中S≤0.0020%,转炉后S≤0.010%;
S3、炼钢采用BOF→LF炉精炼→RH精炼→连铸的工艺路线,转炉出钢温度1640~1680℃,出钢采用预熔精炼渣+活性石灰进行造渣;
S4、钢水到达LF炉后进行升温化渣,成分满足步骤S1所述的要求;
S5、RH满足真空度≤3mbar,真空循环20min,真空处理结束后进行钙处理,钙处理结束后静搅15~25min;
S6、CCM浇注采用全保护浇注,中包过热度满足20~30℃,通过拉速调整,缩短动态轻压下压下区间,保证动态轻压下在8段到10段进行压下,确保保护渣液化效果,保证保护渣不卷渣不挂渣,连铸机采用34°大倒角结晶器,同时进行二次倒角,确保铸坯边部质量;
S7、坯料堆冷表检后采用步进式加热炉加热,加热温度1100~1120℃,加热时间10~12min/cm,均热时间≥50min;
S8、铸坯出加热炉按3m/s的速度送至轧机,在除磷箱进行初除磷,除磷压力≥22MPa,粗轧开轧温度1050~1080℃,粗轧保证除磷2~3道次,除磷压力≥22MPa,采用二阶段轧制工艺,精轧开轧温度780~880℃,精轧前两道次除磷,除磷压力≥22MPa,精轧末道次压下量≤5mm,终轧温度770~850℃,入水温度730~820℃,返红温度250~350℃;
S9、钢板经冷床冷却后进行温矫直,切割、标识、探伤、表检后入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南京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7422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