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移动终端的解锁方法、移动终端及具有存储功能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0361993.8 | 申请日: | 2019-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6274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1 |
发明(设计)人: | 王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488 | 分类号: | G06F3/0488;G06F9/451;H04M1/72451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威世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0 | 代理人: | 李庆波 |
地址: | 516006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移动 终端 解锁 方法 具有 存储 功能 装置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移动终端的解锁方法、移动终端及具有存储功能的装置,该移动终端包括显示屏,显示屏的解锁界面设置有拉链,拉链包括链带以及拉链头,解锁方法包括:接收到触摸信号;判断触摸信号是否发生在拉链头上;若是,则判断触摸信号产生的轨迹是否符合预设条件;若是,则根据触摸信号产生的轨迹移动拉链头,并控制链带沿轨迹拉开;判断拉链头的位置坐标是否位于预设的解锁区域内;若是,则对移动终端解锁成功。通过上述方式,能够增添解锁的多样性和趣味性。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移动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移动终端的解锁方法、移动终端及具有存储功能的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个人数字助理、掌上电脑、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便携终端及小型终端中,大部分都具有对设备进行锁定的功能,以保护用户的隐私和数据,并防止用户的误操作,而且用户可以使用不同的方式解除设备的锁定。触摸屏已经慢慢成为移动终端设备的常用配件,有些设备甚至取消了大部分的硬件按键,把触摸屏操作作为最主要的与用户交互的方法。
本申请的发明人在长期的研发过程中,发现对于配备有触摸屏的上述终端,则可以利用触摸屏的输入特性解除其锁定状态,但存在解锁方式单一的缺陷,因此,需要一种新的技术方案,以增添解锁的多样性和趣味性。
发明内容
本申请正是基于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移动终端的解锁方法、移动终端及具有存储功能的装置,能够增添解锁的多样性和趣味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移动终端的解锁方法,移动终端包括显示屏,显示屏的解锁界面设置有拉链,拉链包括链带以及拉链头,解锁方法包括:接收到触摸信号;判断触摸信号是否发生在拉链头上;若是,则判断触摸信号产生的轨迹是否符合预设条件;若是,则根据触摸信号产生的轨迹移动拉链头,并控制链带沿轨迹拉开;判断拉链头的位置坐标是否位于预设的解锁区域内;若是,则对移动终端解锁成功。
其中,预设条件包括:在保持对拉链头的长按过程中,触摸信号产生的轨迹与链带重合。
其中,在判断触摸信号是否发生在拉链头上的步骤之后,解锁方法进一步包括:若触摸信号并未发生在拉链头上,则不对触摸信号做成响应;在判断触摸信号产生的轨迹是否符合预设条件的步骤之后,解锁方法进一步包括:若触摸信号产生的轨迹不符合预设条件,则不对触摸信号做成响应;在判断拉链头的位置坐标是否位于预设的解锁区域的步骤之后,解锁方法进一步包括:若拉链头被释放且没有到达预设的解锁区域,则对移动终端解锁失败,其中,在解锁失败时,控制拉链头沿链带返回到解锁界面上的初始位置,并控制链带闭合。
其中,解锁界面设置有多个拉链头,在判断拉链头的位置坐标是否位于预设的解锁区域内的步骤之后,解锁方法进一步包括:判断拉链头中的第一信息与解锁区域内的第二信息是否匹配成功;若匹配失败,则对移动终端解锁失败。
其中,链带包括多个拉链链牙;其中,拉开的链带上的拉链链牙为第一图案;闭合的链带上的拉链链牙为第二图案,其中,按照预设的动画效果展示第一图案。
其中,在接收到触摸信号的步骤之前,解锁方法进一步包括:接收到唤醒指令,根据唤醒指令控制显示屏显示拉链。
其中,在接收到唤醒指令的步骤之前,解锁方法进一步包括:预先在移动终端中存储多个拉链解锁模板;每间隔一预设时间,从多个拉链解锁模板中随机选择一个拉链解锁模板作为解锁界面。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移动终端,移动终端包括:显示屏、处理器以及存储器,显示屏的解锁界面设置有拉链,拉链包括链带以及拉链头;处理器用于接收触摸信号;处理器用于判断触摸信号是否发生在拉链头上;若是,则处理器用于判断触摸信号产生的轨迹是否符合预设条件;若是,则处理器用于根据触摸信号产生的轨迹移动拉链头,并控制链带沿轨迹拉开;处理器用于判断拉链头的位置坐标是否位于预设的解锁区域内,若是,则对移动终端解锁成功;存储器用于存储预设条件和预设的解锁区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未经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6199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