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橄榄叶中黄酮组分缓释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60827.6 | 申请日: | 2019-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016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9 |
发明(设计)人: | 李小冬;谈满良;罗炼辉;李军涛;杨英士;尤雅莉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康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9/51 | 分类号: | A61K9/51;A61K9/52;A61K47/34;A61K47/38;A61K36/63 |
代理公司: | 苏州吴韵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64 | 代理人: | 朱亮 |
地址: | 2113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黄酮 纳米粒子 橄榄叶 缓释 包埋材料 制备 结晶釜 细粉 超临界流体 碱性醇溶液 无毒副作用 低温脱脂 动态表面 缓释作用 混合溶液 临界流体 纳米微粒 生物利用 有机溶剂 共溶 粒径 吸附 粒子 外部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橄榄叶中黄酮组分缓释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制备步骤如下:a)将橄榄叶在50‑60℃下干燥,粉碎至粒径为60‑100目橄榄叶细粉;b)采用碱性醇溶液提取橄榄叶细粉,低温脱脂;c)动态表面吸附纯化,干燥得黄酮组分;d)将上述黄酮组分与包埋材料混合溶于有机溶剂得混合溶液,通入超临界流体结晶釜中,形成纳米缓释粒子,收集纳米粒子即为黄酮组分缓释纳米粒子。本方法主要是将黄酮组分经过与包埋材料共溶后进入结晶釜中与超临界流体混合,瞬间形成纳米微粒。所形成的黄酮组分缓释纳米粒子外部经过包埋材料包裹,有利于生物利用过程的缓释作用,且利用度高,无毒副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橄榄叶中黄酮组分缓释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油橄榄(Olea europaea L.)为木犀科(Oleaceae),木犀榄属(Olea)植物,油橄榄叶中的化学成分包括裂环烯醚萜类、黄酮类、游离醇、甾醇、烷烃类及挥发性成分等,其中黄酮类化合物是油橄榄叶中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研究表明,橄榄叶总黄酮有着很强的抗氧化活性,可取代化学防腐剂用于食品保鲜,国外已将其广泛用于化妆品、食品和药品。此外,油橄榄引入我国后,在部分地区已经出现较具规模的大型种植基地,但主要利用其果实,而大量橄榄叶被废弃,造成资源浪费。针对我国目前油橄榄的发展现状,利用油橄榄的叶子加工生物活性物质,尤其是利用修剪废弃的橄榄叶得到叶片提取物,将会大大地提高油橄榄的经济价值,为人类健康作出贡献,因而,从油橄榄叶中提取分离黄酮类化合物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已报道的橄榄叶总黄酮的提取分离方法包括有机溶剂萃取法、超声波辅助提取法、微波辅助萃取法、超临界流体萃取法和吸附法等,这些方法大都存在着工艺复杂、处理量小、设备要求高、提取温度高、提取时间长、溶剂处理麻烦、收率低等缺点。同时作为药用部位直接干燥打粉获得原料生物利用度不高,溶解度较低,吸收慢,容易受到环境的pH值影响导致降解。另外,常规的方法形成纳米粒子多采用聚合性乙烯基单体的芯体原料成分进行悬浮聚合而形成,这种方法存在包合率不高,产生的微球粒径较大,容易破损,工艺和能耗较高等问题。
发明内容
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橄榄叶中黄酮组分缓释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将黄酮组分经过与包埋材料共溶后进入结晶釜中与超临界流体混合,瞬间形成纳米微粒。所形成的黄酮组分缓释纳米粒子外部经过包埋材料包裹,有利于生物利用过程的缓释作用,且利用度高,无毒副作用。
技术方案:一种橄榄叶中黄酮组分缓释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橄榄叶在50-60℃下干燥,粉碎至粒径为60-100目橄榄叶细粉;
b)采用碱性醇溶液提取橄榄叶细粉,低温脱脂;
c)动态表面吸附纯化,干燥得黄酮组分;
d)将上述黄酮组分与包埋材料混合溶于有机溶剂得混合溶液,通入超临界流体结晶釜中,形成纳米缓释粒子,收集纳米粒子即为黄酮组分缓释纳米粒子。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b)中碱性醇为乙醇或甲醇,浓度为40~70%,pH为8~10,提取温度为70~90℃,提取时间为1.5~2h。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b)中低温脱脂采用活性炭结合方式除去油脂及蜡质,活性炭为颗粒或者粉末,脱脂温度为4~12℃,脱脂时间为8~24h。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c)中动态表面吸附材料为大孔树脂AB-8、D101或HPD300中的一种或几种,洗脱液为10%氨水溶液。
进一步的,所述洗脱液用碱性氧化物铝纯化,碱性氧化物为100~200目。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d)中包埋材料为聚乳酸或乙基纤维素中的一种或几种,有机溶剂为乙酸乙酯、二氯甲烷、三氯甲烷中的一种或几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康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康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6082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