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吡唑解草酯的合成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349772.9 | 申请日: | 2019-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0310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16 |
发明(设计)人: | 赵圣印;祝家楠;王文康;金泽慧;林浩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D231/06 | 分类号: | C07D231/06 |
代理公司: | 上海泰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33 | 代理人: | 黄志达;魏峯 |
地址: | 201620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吡唑 解草酯 合成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吡唑解草酯的合成方法。该方法包括:将2,4‑二氯苯肼盐酸盐、乙醛酸乙酯和碱在溶剂中反应,将得到的2,4‑二氯苯肼乙醛酸乙酯腙与甲基丙烯酸乙酯在催化剂和氧化剂作用下,在溶剂中发生[3+2]环加成反应。该方法起始原料易得,缩短了反应时间,反应路线短,成本低,操作简单,降低了三废处理,且同样收率较高,易于工业化生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吡唑解草酯的合成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吡唑解草酯的合成方法。
背景技术
吡唑解草酯(Mefenpyr-diethyl)分子式为:C16H18Cl2N2O4,英文化学名称为1-(2,4-dichlorophenyl)-4,5-dihydro-5-methyl-1H-pyrazole-3,5-dicarboxylic acid 3,5-diethyl ester,CAS登记号为:135590-91-9,结构式为:
吡唑解草酯是1999年英国Brighton植保会议公布的新的除草剂安全剂,它与一些除草剂如甲基二磺隆一起使用可使小麦、大麦等作物免受伤害。吡唑解草酯还能提高小麦对甲基二磺隆的耐药性。(高宗军,蒋家珍,李学锋,邱立红,王成菊,张文吉,程玉臣.吡唑解草酯对小麦细胞色素P450的诱导作用及其光谱特征,植物保护,2005,31(4):40-44.;谢艳红,邱立红,蒋家珍,王成菊,由振国.甲基二磺隆及吡唑解草酯对不同品种小麦ALS酶的影响,农药学学报,2004,6(3):81-84.;王彦兵,陈齐斌,苏旺苍,吴仁海,孙慧慧,徐洪乐,孙建伟.小麦甲基二磺隆安全剂筛选,安徽农业科学,2015,43(30):11-13.;Bartucca,MariaLuce;Celletti,Silvia;Astolfi,Stefania;Mimmo,Tanja;Cesco,Stefano;Panfili,Ivan;Del Buono,Daniele.Effect of three safeners on sulfur assimilation and irondeficiency response in barley(Hordeum vulgare)plants,Pest Management Science,2017,73(1):240-245.)
有关吡唑解草酯的合成,文献报道的合成路线主要有两种,方法一(反应方程式如下):Roesch等报道以2,4-二氯苯肼(1)为原料,与草酸单乙酯单酰氯(2)发生酰化反应,得到酰肼化合物(3),经五氯化磷发生氯代生成化合物(4),与甲基丙烯酸乙酯(5)发生Michael加成,最后在碱的作用下发生环合反应得到吡唑解草酯(I)(Roesch,Wolfgang;Sohn,Erich;Bauer,Klaus;Bieringer,Hermann.Preparation of 1-phenylpyrazoline-3-carboxylates as herbicide safeners,DE3939503,19910606.)。但该合成路线反应步骤长,反应中使用五氯化磷,生产中三废较多,生产成本高。
方法二(反应方程式如下):许网保等报道了以2,4-二氯苯胺(7)为原料,经重氮化反应生成重氮盐(8),与2-氯代乙酰乙酸乙酯(10)在醋酸钠作用下缩合得到化合物(4),与甲基丙烯酸乙酯(5)发生Michael加成,最后环合得到吡唑解草酯(I)。该合成方法同样反应步骤较长,条件比较苛刻,不利于工业化生产。(许网保,魏明阳,臧伟新,虞国新.催化合成吡唑解草酯的方法,CN102816118,2012年12月12日)
综上所述,上述方法存在反应路线长、收率低和生产成本高等缺点,在大规模生产中成本相对较高。因此发展简便有效的合成工艺具有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华大学,未经东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4977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吖啶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肝脏X受体(LXR)调节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