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CuAlO2多晶陶瓷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47442.6 | 申请日: | 2019-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567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2 |
发明(设计)人: | 刘翔;吉福泉;樊有准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4B35/45 | 分类号: | C04B35/45;C04B35/622;C04B35/626 |
代理公司: | 昆明合众智信知识产权事务所 53113 | 代理人: | 张玺 |
地址: | 650000 云南***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晶陶瓷 烧结 粉体 制备 靶材 电导率 电磁防护罩 粉末原料 玛瑙研钵 平面显示 压制成片 研磨 干燥箱 功能窗 管式炉 通讯用 箱式炉 传感器 放入 预烧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CuAlO2多晶陶瓷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以Cu2O粉末(≥90.0%)和Al2O3粉末原料在玛瑙研钵中充分研磨,然后放入到干燥箱中在一定温度下干燥,并将干燥后的粉体放在箱式炉中预烧得到CuAlO2粉体,将得到的粉体在一定的压力下压制成片,并放在管式炉中在不同烧结温度和烧结时间下烧结得到Cu2O多晶陶瓷靶材。采用本发明制备出的CuAlO2多晶陶瓷靶材,可以使P型TCO材料的电导率得到提高,并广泛应用于平面显示、电磁防护罩、功能窗和通讯用传感器等。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CuAlO2多晶陶瓷的制备方法,属于半导体陶瓷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电导率和透光性能良好的p型CuAlO2材料,可以广泛用于平面显示、电磁防护罩、功能窗、通讯用传感器以及导弹头抗红外干扰等,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同时,可以实现p型和n型材料的组装,如果太阳能光伏体系能够使用新型TCO材料,可以最大限度将太阳光能转化进入装置设备中,大大的提高光电转换效率,降低发电成本,这也是半导体材料目前的研究热点之一。然而,由于氧化物中价氧离子对空穴具有很强的局域化作用,p型材料的电导率比n型透明导电氧化物小3-4个数量级,因此获得电导率较高的p型CuAlO2材料对于我们材料的应用有着重大的意义。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CuAlO2多晶陶瓷的制备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CuAlO2多晶陶瓷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以分析纯为Cu2O粉末(≥90.0%)和Al2O3粉末为原料,按摩尔比为1:1的比例称量后进行混合,研磨使其充分混合得到粒度均匀的粉末;
(2)将研磨后的粉末在干燥箱中干燥一定时间;
(3)将干燥后的粉末在箱式烧结炉中以优化后的温度预烧,得到CuAlO2多晶陶瓷粉体;
(4)将制备出的纯相CuAlO2粉末,在压力为4~16MPa的粉末压片机进行成型压片,然后将得到的块材在一定的温度下烧结,得到相应的CuAlO2多晶陶瓷靶材。
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步骤(2)中的干燥温度设定为120℃~140℃,干燥时间为12~24h左右,主要使得CuAlO2粉体粒度分布更加均匀,使其能充分发生反应。
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步骤(3)中预烧的优化温度条件为:在1000℃~1050℃下烧结10~12h,然后分别在200℃和500℃~700℃下分别保温30min,使得样品内部的反应更加充分。
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步骤(4)中烧结温度为1100~1300℃,烧结时间分别为5h,10h,15h。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通过优化烧结温度和烧结时间得到电导率较大的CuAlO2多晶陶瓷靶材,当烧结温度为1200℃,烧结时间为10h时,样品的电导率最大为1.516×10-2S·cm-1;采用本发明制备出的CuAlO2多晶陶瓷靶材,可以使P型TCO材料的电导率得到提高,并广泛应用于平面显示、电磁防护罩、功能窗和通讯用传感器等。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理工大学,未经昆明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4744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