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锅巴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333908.7 | 申请日: | 2019-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2495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21 |
发明(设计)人: | 王静华;倪贝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云岭星火旅游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L7/135 | 分类号: | A23L7/135 |
代理公司: | 合肥诚兴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9 | 代理人: | 汤茂盛 |
地址: | 2425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锅巴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锅巴制备方法,包括布料、打磨和烘烤步骤,在焙制打磨物料的上表面,能够改变物料上表面的粗糙程度,从而满足人们对锅巴外形与口感的需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锅巴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烘焙作为一种食品制作工艺,是通过干热的方式使物料脱水变干变硬的过程。食品经烘焙后,其中含有的淀粉糊化、蛋白质变性等化学变化使得其口感发生改变,更具风味。现有技术中,受加工工艺的影响,工厂批量生产的锅巴表面通常较为平整光滑,与传统锅巴表面凹凸不平、颗粒分明的质感相去甚远,失去了其独有的特色,口感寡淡,层次单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锅巴制备方法,焙制的锅巴表面具有颗粒感,口感层次丰富。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锅巴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布料:将物料均匀地摊铺在成型面11上;
B打磨:擦抹物料的上表面,使其上表面粗糙具有颗粒感;
C烘烤:将预处理完毕的物料送入烤炉20中烘焙,得到熟制锅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存在以下技术效果:在焙制前擦抹摊铺物料的上表面,能够改变物料上表面的粗糙程度,从而满足人们对锅巴外形与口感的需求。
附图说明
下面对本说明书各附图所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简要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示意图。
图中:10.输送带,11.成型面,20.烤炉,21.视窗,31.第一转辊,32.第二转辊,33.第三转辊。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锅巴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布料:将物料均匀地摊铺在成型面11上;
B打磨:擦抹物料的上表面,使其上表面粗糙具有颗粒感;
C烘烤:将预处理完毕的物料送入烤炉20中烘焙,得到熟制锅巴。
用于烘焙锅巴的物料通常为以烹熟的谷物为主要原料,配以水制成的浆状或糊状物。谷物可以采用大米、黑米、荞麦等淀粉含量高的颗粒状粮食作物。物料中还可以根据风味特色添加淀粉、大豆粉、糖、盐等调味料。为保证锅巴形态,其中谷物的重量百分比通常不小于70%。
为便于叙述,将步骤A中均匀摊铺在成型面11上物料的厚度称为基料厚度,将步骤B中得到的表面粗糙物料的厚度称为毛面厚度,将预处理完毕的物料的厚度称为目标厚度。
步骤A得到表面平整的物料后,在步骤B中,抹擦工具快速擦过物料的上表面对二者的接触面施加平行于物料表面的力,使得位于接触面的物料将自接触面向力的作用方向运动,其中具有一定流动性的浆液在抹擦工具施加的作用力消失后,将回流并重新填补谷物颗粒之间的间隙,而谷物颗粒被推挤后姿态将发生改变,并在抹擦工具施加的作用力消失后仍旧保持该姿态,这样一来,高于浆液面的谷物颗粒将显露出来,使得物料的表面不再平整,具有颗粒感。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位于接触面的物料被推挤时,其上方无约束,前方、下方充满物料,后方为施力的摩擦工具,因而被推挤的物料将整体向上运动,姿态发生转变的谷物颗粒将使得物料的厚度变大,即由基料厚度增厚为毛面厚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云岭星火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安徽云岭星火旅游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3390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饭团配方及其加工工艺
- 下一篇:一种挤压烘焙薯片及其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