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抗土壤板结的高效酶及其生物发酵有机肥的制备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910333547.6 申请日: 2019-04-24
公开(公告)号: CN110078570A 公开(公告)日: 2019-08-02
发明(设计)人: 庄冉;郝志军;周广军;吴鹏 申请(专利权)人: 南宁雄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C05G3/04 分类号: C05G3/04;C05F17/00
代理公司: 北京中政联科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89 代理人: 燕宏伟
地址: 530000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高新技术产业*** 国省代码: 广西;45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土壤板结 发酵菌剂 生物发酵 土壤 有机肥 酶制剂组合物 制备 乳酸菌 地衣芽孢杆菌 枯草芽孢杆菌 凝结芽孢杆菌 葡萄糖氧化酶 过氧化氢酶 中性蛋白酶 毕赤酵母 土壤结构 总孔隙度 黑曲霉 活化液 板结 活化 漆酶 疏松 收容 松散 化肥
【说明书】:

抗土壤板结的高效酶及其生物发酵有机肥的制备方法,所述抗土壤板结的高效酶包括独立收容的第一组分和第二组分。所述第一组分包括组合发酵菌剂和用于活化该组合发酵菌剂的活化液。所述组合发酵菌剂由以下组分组成:毕赤酵母、乳酸菌、黑曲霉、枯草芽孢杆菌、凝结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所述第二组分包括酶制剂组合物及助剂。所述酶制剂组合物由以下各组分组成:漆酶、过氧化氢酶、葡萄糖氧化酶、中性蛋白酶、助剂。本发明提供的抗土壤板结的高效酶及生物发酵有机肥施入土壤中后,会使得土壤密度明显降低,土壤变的疏松,总孔隙度含量明显增加,土壤变的比较松散,即加入本发明产品后明显改善了土壤结构,防止土壤因为施入过多化肥而产生板结。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肥料制备领域,特别是抗土壤板结的高效酶及其生物发酵有机肥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玉米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2017年我国玉米种植面积约5.5亿亩,玉米秸秆作为玉米生产的副产品其产量约23010万吨。但由于收集困难、运费较高,除了少部分青贮、黄贮后作为牛羊饲料或作为造纸原料,大部分被直接焚烧。2008年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加快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意见》,这对于加快秸秆的综合利用,实现秸秆资源化、商品化,促进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和农民增收具有重要作用。2015年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农业部、环保部联合发出通知,要求全国各地进一步加强秸秆综合利用与焚烧工作,力争2020年全国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85%以上。

与此同时,由于稻秆缺乏简便有效的利用方法,广大农民为了节约劳动力和抢农时,往往釆用在田间直接焚烧的办法来处理多余的作物秸秆(玉米、水稻、小麦秸秆居多)。这不仅会造成秸秆养分资源的严重浪费,而且秸秆在焚烧过程中所产生的众多有毒气体以及大量烟雾也将会对人们的正常生产活动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因此,探索秸秆养分资源的高效利用技术对于提高秸秆养分资源的利用效率、改善农业生态环境质量以及保持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都将会产生重大影响。

我国目前解决大面积秸秆问题主要靠秸秆还田和焚烧,尤其在北方,玉米小麦两熟耕作制度下,大量玉米秸秆连年直接还田对麦田土壤生态系统已表现出诸多害处,直接还田的秸秆,在自然状态下难以被分解,尤其是北方一些地区的玉米收割时期,气温一般在10~15℃,秸秆分解更是难上加难,没有腐熟的秸秆导致还田后在土壤中被分解转化的周期长,难以作为当季作物的肥源;此外,长期的玉米秸秆还田加重了病虫害的发生,也影响作物的连作,同时,严重影响了作物的出苗率。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以综合利用秸秆的抗土壤板结的高效酶及其生物发酵有机肥的制备方法,以解决上述问题。

抗土壤板结的高效酶,其包括独立收容的第一组分和第二组分。所述第一组分包括组合发酵菌剂和用于活化该组合发酵菌剂的活化液。所述组合发酵菌剂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各组分组成:毕赤酵母50%~70%、乳酸菌5%~10%、黑曲霉10%~20%、枯草芽孢杆菌1%~5%、凝结芽孢杆菌1%~5%、地衣芽孢杆菌1%~5%。所述活化液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各组分组成:葡萄糖1%~3%、尿素6%~10%、磷酸氢二钾2%~5%、水70%~95%。所述第二组分包括酶制剂组合物及助剂。所述酶制剂组合物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各组分组成:漆酶40%~50%、过氧化氢酶30%~45%、葡萄糖氧化酶10%~25%、中性蛋白酶5%~15%、助剂3%~5%。所述助剂由以下百分比的各组分组成:硒酸钠40%~55%、壳聚糖30%~45%、聚谷氨酸10%~25%。

进一步地,在使用时,所述组合发酵菌剂在30℃活化液中活化30mi n。

进一步地,在使用时,将酶制剂组合物用其质量50倍的水稀释,制成酶制剂溶液。

进一步地,所述组合发酵菌剂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各组分组成:毕赤酵母60%、乳酸菌10%、黑曲霉15%、枯草芽孢杆菌5%、凝结芽孢杆菌5%、地衣芽孢杆菌5%。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宁雄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宁雄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3354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