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个体化叶酸补充剂量的基因检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32332.2 | 申请日: | 2019-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411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7 |
发明(设计)人: | 魏晓星;吴穹;李长兴;王越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海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Q1/6883 | 分类号: | C12Q1/6883;C12N15/1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810016 青*** | 国省代码: | 青海;6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叶酸 基因检测 个体化 扩增 个体基因型 扩增片段 叶酸代谢 基因型 应用性 补充 位点 引物 需求量 分析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个体化叶酸补充剂量的基因检测方法,通过设计用于扩增rs1801133、rs1801131、rs1805087以及rs1801394位点的引物,对个体中与叶酸代谢紧密相关的4个SNP位点进行扩增,进一步分析个体扩增片段的基因型,根据个体基因型的差异给出叶酸需求量的建议。本方法操作简便,应用性强,适合推广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基因检测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与叶酸吸收、代谢、后期反应相关基因的基因型别数据库,叶酸相关基因的基因分型方法,以及判断叶酸缺乏及过量的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B族维生素,全是水溶性维生素,在体内滞留的时间只有数小时,必须每天补充。虽然《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以下简称“指南”)给出了每种B族维生素相对于中国人群的推荐补充剂量,但是每个人对于B族维生素的实际需求是不同的,简单地按照《指南》推荐的剂量补充并不是个体的最优化方案。
造成B族维生素需求个体差异的因素有许多,包括性别、年龄、体重等多个方面,其中最主要的是遗传因素,包括B族维生素的代谢、转运以及作用相关基因的遗传多态性。研究表明,特定的基因位点多态性会影响维生素的吸收、代谢及转化效率,使B族维生素在不同个体中的需求会偏离《指南》中的推荐量。其中,与维生素B1需求量相关的基因为SLC35F3,相应SNP位点为rs17514104;与维生素B2需求量相关的基因为MTHFR,相应SNP位点为rs1801133和rs1801131;与维生素B3需求量相关的基因为LPL、SIRT1和HERC4,相应SNP位点分别为rs285、rs1467568和rs497849;与叶酸(维生素B9)需求量相关的基因为MTHFR、MTR和MTRR,相应SNP位点为rs1801133、rs1801131、rs1805087和rs1801394;与维生素B12需求量相关的基因为CLYBL、FUT6、MS4A3和FUT2,相应SNP位点分别为rs41281112、rs3760776、rs2298585和rs602662。其详细的对应关系和原理如下:
SLC35F3编码硫胺素转运蛋白,rs17514104位于SLC35F3基因内部,其变异位点与SLC35F3的硫胺素(维生素B1)转运活性显著相关。
与维生素B2相关的基因为MTHFR,其编码产物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是一个依赖维生素B2作为辅因子的还原酶。SNP位点rs1801133和rs1801131位于MTHFR基因内部,导致MTHFR基因型不同;进而导致其与维生素B2的亲和力不同,进一步活性差异很大,最终导致对体内同型半胱氨酸的清除效率高低不同。对这些异常人群,适当补充维生素B2可提高MTHFR的催化活性,消除基因型导致的酶活降低,同时降低相关疾病如神经管畸形等发生的风险。
与维生素B3相关的基因有三个,分别为LPL、SIRT1和HERC4。LPL编码脂蛋白脂肪酶,是血脂代谢过程的关键酶,能够调节血液中甘油三酯的含量。rs285(C变T)是LPL基因上风险位点,导致LPL活性降低。联合相关分析表明,该携带风险位点(TT)的人群维生素B3摄入不足时,患代谢综合征的概率升高。SIRT1基因产物与DNA抗氧化相关,其位点rs1467568G位点携带者易患糖尿病,每天服用19.8mg VB3降低该风险至正常。HERC4基因毗邻SIRT1基因,与其共享rs497849位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海大学,未经青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3233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