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钢-混组合结构界面粘结滑移的实时监测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10310368.0 | 申请日: | 2019-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5971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4 |
发明(设计)人: | 聂鑫;陈洪兵;赵玉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9/04 | 分类号: | G01N29/04;G01N29/24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黄德海 |
地址: | 10008***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组合 结构 界面 粘结 滑移 实时 监测 系统 | ||
1.一种钢-混组合结构界面粘结滑移损伤的实时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多个超声探头,多个所述超声探头呈直线间隔布置方式粘贴在所述钢-混组合结构中钢板的外表面上,其中,多个所述超声探头中的一个为驱动器超声探头,其余为线性阵列的信号采集超声探头,所述驱动器超声探头位于所述线性阵列的一端外;
信号发生器,所述信号发生器与所述驱动器超声探头导线连接,所述信号发生器激发出脉冲电压激励信号并输入给所述驱动器超声探头,以使所述驱动器超声探头产生超声应力波;
多通道数据采集系统,所述多通道数据采集系统分别与所述线性阵列的所述信号采集超声探头导线连接,以同时采集所述线性阵列的所述信号采集超声探头的电压信号并基于多道面波分析方法实现损伤识别。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混组合结构界面粘结滑移损伤的实时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器超声探头与所述线性阵列之间的间隔距离应大于所述线性阵列中的两两相邻的所述信号采集超声探头之间的间隔距离,且需依据待监测构件的特性经过计算得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混组合结构界面粘结滑移损伤的实时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示波器,所述示波器与所述驱动器超声探头相邻的一个所述信号采集超声探头导线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混组合结构界面粘结滑移损伤的实时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终端工作站,所述终端工作站与所述多通道数据采集系统导线连接,以使所述多通道数据采集系统将采集信号导入所述终端工作站,所述终端工作站对所述采集信号进行频散特性分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钢-混组合结构界面粘结滑移损伤的实时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工作站还用于输出损伤详细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钢-混组合结构界面粘结滑移损伤的实时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工作站还用于发出报警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钢-混组合结构界面粘结滑移损伤的实时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工作站还与所述信号发生器导线连接,以使所述终端工作站控制所述信号发生器间断性地激发出脉冲电压激励信号。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钢-混组合结构界面粘结滑移损伤的实时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工作站通过设定采样间隔时间来控制所述信号发生器间断性地激发出脉冲电压激励信号。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混组合结构界面粘结滑移损伤的实时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超声探头包括高频超声探头传感器、第一BNC接头、屏蔽导线和第二BNC接头,其中,所述第一BNC接头的一端与所述高频超声探头传感器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BNC接头的另一端与所述屏蔽导线的一端连接,所述屏蔽导线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BNC接头的一端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混组合结构界面粘结滑移损伤的实时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超声探头使用胶水粘贴在所述钢-混组合结构中钢板的外表面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未经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10368.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