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艰难梭菌荧光定量PCR检测引物组及试剂盒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07822.7 | 申请日: | 2019-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553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26 |
发明(设计)人: | 李刚;张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佰思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Q1/6851 | 分类号: | C12Q1/6851;C12Q1/689;C12Q1/06;C12N15/11 |
代理公司: |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 32237 | 代理人: | 杨文晰 |
地址: | 225300 江苏省泰州市海陵区中国医药城***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探针 引物 核苷酸序列 上游引物 下游引物 引物组 荧光定量PCR检测 艰难梭菌 荧光基团 试剂盒 猝灭基团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艰难梭菌荧光定量PCR检测引物组及其试剂盒,所述引物组由TcdA引物、TcdB引物和GS引物组成;TcdA引物包括核苷酸序列依次如SEQ ID NO.1、SEQ ID NO.2和SEQ ID NO.3所示的TcdA上游引物、TcdA下游引物和TcdA探针;TcdB引物包括核苷酸序列依次如SEQ ID NO.4、SEQ ID NO.5和SEQ ID NO.6所示的TcdB上游引物、TcdB下游引物和TcdB探针;GS引物包括核苷酸序列依次如SEQ ID NO.7、SEQ ID NO.8和SEQ ID NO.9所示的GS上游引物、GS下游引物和GS探针;TcdA探针、TcdB探针和GS探针核苷酸序列的5’端均与荧光基团连接,3’端均与猝灭基团连接,并且TcdA探针、TcdB探针和GS探针三者的5’端分别连接不同的荧光基团。
技术领域
本发明微生物领域,特别是一种用于艰难梭菌荧光定量PCR检测的引物组及试剂盒。
背景技术
艰难梭菌(Clostridium difficile)又称难辨梭菌、难辨棱状芽孢杆菌或困难梭菌,属厌氧性细菌,目前已被公认为是引起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AD)和伪膜性肠炎(PMC)的重要致病菌。除上述疾病外,艰难梭菌尚可引起肾盂肾炎、脑膜炎、腹腔及阴道感染、菌血症和气性坏疽等,近年来该菌已成为医院内感染的病原菌之一。引起临床症状的产毒艰难梭菌,产毒素种类包括毒素A(tcdA)、毒素B(tcdB)和二元毒素(cdtA/cdtB),其中基础的毒素因子是毒素A和毒素B。目前国内临床诊断艰难梭菌毒素主要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检测毒素B,或者对疑似样本进行厌氧培养后鉴定,该方法检测时间长,操作比较繁琐,而且检测通量小,不适宜大规模的筛查。此外,由于检测的样本为粪便,含有较多干扰物质,容易造成假阴性等,影响检测的准确性。而针对疑似样本的厌氧培养鉴定的操作更加繁琐,须具备完善的实验条件和对检测的实验水平要求较高,同样不适宜大规模筛查。
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病原体的应用因其快速、灵敏等优点越来越受医院检验科关注,相应的产品也正迅速更新换代,替代原有的不合时宜的检测方法。福建医科大学硕士论文“多重PCR方法检测艰难梭菌毒素A基因、毒素b基因和二元毒素基因,潘少敏”公开了一种利用PCR检测艰难梭菌的方法并公开了相关的引物,该文献使用的是普通PCR的方法,需要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和紫外凝胶成像分析仪下拍照分析,耗费时间,操作繁杂,而且琼脂糖凝胶电泳常用到核酸染色试剂溴化乙锭(EB)是强诱变剂,具有潜在的致癌风险,影响操作者健康;目前针对艰难梭菌运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的引物及试剂盒尚未见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缺陷,提供一种根据目标序列设计特异性的引物组,将产毒素的艰难梭菌DNA目的片段进行扩增,通过多重荧光定量PCR检测艰难梭菌毒素A(tcdA)和毒素B(tcdB)的检测引物组及试剂盒。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本发明首先提供了一种艰难梭菌荧光定量PCR检测引物组,所述引物组包括TcdA引物、TcdB引物和GS引物;所述TcdA引物包括核苷酸序列依次如SEQ ID NO.1、SEQ ID NO.2和SEQID NO.3所示的TcdA上游引物、TcdA下游引物和TcdA探针;所述TcdB引物包括核苷酸序列依次如SEQ ID NO.4、SEQ ID NO.5和SEQ ID NO.6所示的TcdB上游引物、TcdB下游引物和TcdB探针;所述GS引物包括核苷酸序列依次如SEQ ID NO.7、SEQ ID NO.8和SEQ ID NO.9所示的GS上游引物、GS下游引物和GS探针;所述TcdA探针、TcdB探针和GS探针核苷酸序列的5’端均与荧光基团连接,3’端均与猝灭基团连接,并且TcdA探针、TcdB探针和GS探针三者的5’端分别连接不同的荧光基团;
上述荧光基团与猝灭基团均为本领域常规的荧光染料基团,所述荧光基团包括但不限于FAM、VIC、ROX、CY5、JOE等基团,猝灭基团包括但不限于TRAMA、BHQ1、BHQ2等基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佰思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佰思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0782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