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RPA的鸡毒支原体的实时荧光检测试剂盒、试纸条检测试剂盒及其用途有效
申请号: | 201910307220.1 | 申请日: | 2019-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0424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4 |
发明(设计)人: | 宫晓炜;郑福英;陈启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12Q1/689 | 分类号: | C12Q1/689;C12Q1/04;C12R1/35 |
代理公司: | 北京兴智翔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68 | 代理人: | 郭卫芹 |
地址: | 730010 甘肃***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rpa 支原体 实时 荧光 检测 试剂盒 试纸 及其 用途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重组酶聚合酶扩增技术(RPA)的鸡毒支原体实时荧光试剂盒及其用途,同时还提供了一种检测鸡毒支原体的试纸条试剂盒及其用途。这两种试剂盒均根据鸡毒支原体基因MGA_0878序列设计并筛选出一套各自检测的引物及探针组合,虽然两个试剂盒针对同一靶标序列,但是引物和探针的修饰碱基和检测平台不一致。实验证明这两个试剂盒特异性强、灵敏度高,与qPCR的符合率均为100%,不仅为有效检测和鉴定鸡毒支原体提供了技术手段,而且操作简便、快速、成本低,适用于基层兽医现场诊断,也能够用于鸡毒支原体的科学研究。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预防兽医学检验领域,涉及一种检测鸡毒支原体的试剂盒及其用途,特别涉及一种基于RPA的快速检测鸡毒支原体的实时荧光试剂盒以及试纸条试剂盒,还涉及二者在检测鸡毒支原体中的用途。
背景技术
鸡毒支原体(Mycoplasma gallisepticum,MG)属于支原体目、支原体科、支原体属,是一种具有高度传染性的能够引起鸡、火鸡、鸭、鹅等禽类呼吸系统疾病的重要病原体之一。鸡群感染MG后表现为咳嗽、流鼻涕、流眼泪,严重时呼吸困难或张口呼吸;该病发病率高,病程长,造成雏鸡的淘汰率上升和成年鸡的产蛋率下降,在我国几乎100%的鸡场都有感染,严重危害养鸡业的发展;考虑到我国鸡群的养殖模式、商业化MG弱毒苗的安全性及抗生素的耐药性的问题,MG的防治难度越来越大,因此只有对该病进行快速诊断,才能为该病的防控争取时间,最大限度的减少疫病的传播和经济的损失。
目前检测MG的方法包括:支原体的分离培养、血清学抗体检测及分子基因诊断,其中分离培养是诊断支原体感染性疾病的金标准,但支原体对培养基的营养要求高,生长缓慢,分离难度大,只适用于实验室检测;血清学检测如平板凝集试验(SPA)和血凝抑制试验(HI),这两种方法均涉及制备抗原的菌株来源问题,具有灵敏度低、特异性差、结果判断主观性强和不适合大批量检测等特点,限制了它们在临床中的广泛应用。ELISA诊断法以针对粘附蛋白或热休克蛋白较多,但这些支原体膜相关抗原的某些表位与其它支原体,如模仿支原体相似,容易出现交叉反应和假阳性。如专利CN201110094758.2公开了一种检测MG抗体的ELISA试剂盒,该试剂盒是以MG粘附素蛋白PvpA为包被抗原建立的MG间接ELISA抗体检测方法,但该方法只针对特定一种动物开发的试剂盒,使用范围窄,不适合其他感染MG的禽类。目前,商业化的MG间接ELISA试剂盒,主要来自美国和欧洲,虽然特异性高,但对不同菌株感染的抗体检测敏感度不同,且价格昂贵,一份血样的检测费用高达11.5元,限制了养殖户的使用,仅限实验室研究用。传统的聚合酶链反应(PCR)和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PCR)是目前应用最多的分子诊断方法,但是这两种技术都需要昂贵的热循环仪器及熟练的操作人员,费时费力,难以现场进行操作和向基层推广,如孙俊颖等(2015)公开了一种基于SYBR Green I的用于检测MG 16S rDNA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但由于SYBR GreenⅠ非特异性的结合所有双链DNA,因此特异性相对较差,且该方法需要昂贵的硬件设备和专业的操作人员、耗时较长,只适合实验室进行检测;赵杰等(2015)公开了一种检测MG mgc2基因的套氏PCR检测的方法,虽特异性高,敏感性强,但需要用核酸电泳对扩增产物进行检测,增加了污染的可能性且费时费力。
RPA技术是由以英国剑桥Babraham研究院建立的并由Twist Dx生物技术公司发明的(http://www.twistdx.co.uk/)。该技术以T4噬菌体的核酸复制机制为原理,反应所需原料有T4噬菌体编码的重组酶蛋白uvsX和uvsY、单链结合蛋白gp32、DNA聚合酶以及寡聚核苷酸;同时还需要引物、探针、模板、ddH2O和Mg2+等。该技术基于重组酶聚合酶介导的扩增原理,模拟生物体内DNA复制,在常温下即可对目标片段进行等温扩增,摆脱了对热循环仪器的要求,可在短时间内快速扩增出目的片段,具有简便,快速,灵敏等优点。目前RPA技术已经在一系列病原微生物的分子检测中得到应用,如结核分枝杆菌、口蹄疫病毒、犬细小病毒、非洲猪瘟等。但据我们所知,国内外未见RPA技术在MG检测中的应用。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未经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0722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