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聚酯酰胺及其制备方法和纤维有效
申请号: | 201910302776.1 | 申请日: | 2019-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2583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1 |
发明(设计)人: | 杜宇鎏;郑毅;刘修才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凯赛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CIBT美国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G69/44 | 分类号: | C08G69/44;D01F6/9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刘会景;刘芳 |
地址: | 201203 上海市浦东新***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聚酯 及其 制备 方法 纤维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聚酯酰胺及其制备方法和纤维。其中该聚酯酰胺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惰性氛围下,使对苯二甲酸和/或其衍生物与二元醇在催化剂的存在下,于酯化反应釜中进行酯化反应;酯化反应结束后,向酯化反应釜中加入二元酸胺盐水溶液进行酰胺化反应,其中二元酸胺盐水溶液的质量浓度为20~80%;酰胺化反应结束后,将酰胺化产物转移至缩聚反应釜中进行缩聚反应,待缩聚产物的特性粘度达到0.3~1.8dL/g,结束缩聚反应,收集缩聚产物,得到聚酯酰胺。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能够解决现阶段聚酯酰胺合成过程中易发生的黄变问题,使得到的聚酯酰胺具有较低的黄色指数。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高分子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聚酯酰胺及其制备方法和纤维,尤其涉及一种耐黄变的聚酯酰胺树脂材料及其制备工艺以及由该聚酯酰胺制得的纤维。
背景技术
聚酯酰胺是一类分子主链上含有酯键和酰胺键的共聚物。由于结构的特殊性,使得聚酯酰胺在一定程度上兼具聚酯和聚酰胺的优势。此外由于成本较低,因此聚酯酰胺在纤维、生物可降解材料、塑料膜片等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在现阶段的纤维领域中,聚酯酰胺一般首先是由二元胺和二元酸反应生成含酰胺键的中间体,再与二元醇缩聚得到;或者是由二元醇、对苯二甲酸和/或其衍生物以及二元酸胺盐先经酯化和酰化反应、再经缩聚反应得到。但是采用上述手段所合成的聚酯酰胺切片黄变情况严重,影响后续纤维的使用性能。
因此,如何研发一种聚酯酰胺的制备工艺,抑制反应过程中发生的黄变问题,得到耐黄变的聚酯酰胺材料,是纤维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难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聚酯酰胺的制备方法,能够避免聚酯酰胺合成过程中出现的黄变问题,得到耐黄变的聚酯酰胺。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聚酯酰胺,由于是采用上述制备方法制得,因此该聚酯酰胺具有较低的黄色指数。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纤维,是以前述聚酯酰胺为原料制得,该纤维具有良好的性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聚酯酰胺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惰性氛围下,使对苯二甲酸和/或其衍生物与二元醇在催化剂的存在下,于酯化反应釜中进行酯化反应;
酯化反应结束后,向所述酯化反应釜中加入二元酸胺盐水溶液进行酰胺化反应,其中二元酸胺盐水溶液的质量浓度为20~80%;
酰胺化反应结束后,将酰胺化产物转移至缩聚反应釜中进行缩聚反应,待缩聚产物的特性粘度达到0.3~1.8dL/g,结束缩聚反应,收集缩聚产物,得到聚酯酰胺。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在酯化反应结束后加入特定质量浓度的二元酸胺盐水溶液进行酰胺化反应再进行缩聚,所获得的聚酯酰胺具有非常低的黄色指数。发明人基于此现象进行分析,可能是由于:相较于在酯化反应开始阶段直接加入二元酸胺盐原料以及在酯化反应结束后加入二元酸胺盐的乙二醇浆液等方式,在酯化反应结束后以二元酸胺盐水溶液的方式引入二元酸胺盐,第一,尽量避免酯化反应的副产物(例如醛类物质)与二元酸胺盐反应,形成有色杂质;第二,使二元酸胺盐在反应体系的分散度更好,更易进行酰胺化反应并参与到缩聚反应过程中;第三,抑制了二元醇转化为醛类化合物的副反应发生,也就避免了醛类化合物进一步反应生成导致黄变的亚胺类化合物,从而有效避免了黄变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凯赛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CIBT美国公司,未经上海凯赛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CIBT美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0277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预防脱发的中草药剂
- 下一篇:刚性套管扶正器及其加装工具、加装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