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三维多孔石墨烯-聚合物前驱体转化陶瓷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274621.1 | 申请日: | 2019-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780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2 |
发明(设计)人: | 沈晓冬;邵高峰;崔升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1B32/184 | 分类号: | C01B32/184;C01B32/194;C04B35/56;C04B35/58;C04B35/622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218 | 代理人: | 徐冬涛;袁正英 |
地址: | 210009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石墨烯 聚合物前驱体 三维多孔 陶瓷复合材料 制备 转化 复合材料导电性 电磁屏蔽材料 金属离子电池 高温传感器 活性位点 溶液浸渍 网络骨架 网络结构 复合材料 不均匀 交联 裂解 三维 团聚 应用 | ||
1.一种三维多孔石墨烯-聚合物前驱体转化陶瓷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三维石墨烯网络结构填充聚合物前驱体转化陶瓷材料,且网络内部呈现聚合物前驱体转化陶瓷-石墨烯-聚合物前驱体转化陶瓷“三明治”结构;石墨烯的质量占复合材料总质量的1~5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维多孔石墨烯-聚合物前驱体转化陶瓷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合物前驱体转化陶瓷为SiOC、SiOCN或SiCN中的一种或几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维多孔石墨烯-聚合物前驱体转化陶瓷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密度为11.5~1500mg/cm3,导电率为1.2~165 S/m。
4.一种制备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维多孔石墨烯-聚合物前驱体转化陶瓷复合材料的方法,其具体步骤如下:
(1)分别量取氧化石墨烯水溶液和还原剂,氧化石墨烯和还原剂的质量比为1:(1~5);经过磁力搅拌,超声分散后得到混合溶液;
(2)将步骤(1)制备的混合溶液转移到玻璃瓶中,密封放置到50-90℃的烘箱中自组装6~24h后,得到三维还原氧化石墨烯水凝胶;
(3)将步骤(2)制备得到的三维还原氧化石墨烯水凝胶放入乙醇的水溶液中老化后,放入-20~-80℃的条件下冷冻12~24h,取出放入冷冻干燥设备中干燥,得到三维还原氧化石墨烯气凝胶;
(4)将步骤(3)制备得到的气凝胶放置管式炉中,Ar氛围中,温度升至800~1000℃,保温1~3h,自然降温,得到三维氮掺杂石墨烯气凝胶;
(5)量取聚合物前驱体和有机溶剂于容器中,充分搅拌均匀;其中聚合物前驱体和有机溶剂的质量体积比为5~200mg/ml;
(6)将步骤(4)所得到的三维氮掺杂石墨烯气凝胶放入到步骤(5)所配置的溶液中,充分浸没,并将其转移到真空干燥箱中浸渍;
(7)将步骤(6)中浸渍后的材料取出,将其放入-20~-80℃的条件下冷冻6~12h,再将其放入冷冻干燥设备中干燥,得到聚合物前驱体溶液包裹的三维石墨烯复合材料;
(8)将步骤(7)中所得到的聚合物前驱体溶液包裹的三维石墨烯复合材料,放置管式炉中,煅烧得到三维多孔石墨烯-聚合物前驱体转化陶瓷复合材料。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还原剂为吡咯、苯胺、多巴胺或乙二胺中的任意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的老化时间为24~72h;冷冻干燥设备中干燥时间为12~72h。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的聚合物前驱体溶液为聚硅氧烷、聚碳硅烷或聚硅氮烷等中的至少一种;有机溶剂为叔丁醇、莰烯或叔丁醇-莰烯中的任意一种。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6)中真空干燥箱的真空度为100-300mbar;温度为30-60℃;浸渍时间为1~3h。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7)中冷冻干燥设备中干燥时间为12~24h。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8)中所述的煅烧为:在Ar氛围中,按照1~5℃/min的升温速率升至200~300℃保温1~3h交联,再按照1~5℃/min的升温速率升至900~1100℃,保温1~3h裂解,然后自然降温,最终得到三维多孔石墨烯-聚合物前驱体转化陶瓷复合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工业大学,未经南京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74621.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