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城市交通宏观区域边界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256874.6 | 申请日: | 2019-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1156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9 |
发明(设计)人: | 侯忠生;雷霆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8G1/01 | 分类号: | G08G1/01;G08G1/08;G08G1/081;G08G1/096 |
代理公司: | 北京正理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257 | 代理人: | 付生辉 |
地址: | 100044***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城市交通 宏观 区域 边界 控制 方法 | ||
1.一种城市交通宏观区域边界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将城市交通路网划分为若干个同质区域;
S2、根据所述若干个同质区域对城市交通路网进行子系统分解,得到若干个子系统;
所述S2进一步包括:
根据所述S1划分的同质区域,将相邻的两个同质区域划分为一个子系统,用Sys(i,j)表示,其中i,j代表区域编号;
所述子系统的控制输入数据为区域i到区域j的边界控制比例uij,所述子系统的控制输出数据为区域j内的行驶车辆数nj,区域j定义为该子系统的被控区域,区域i定义为该子系统的上游区域;
S3、在每个采样周期内,根据采集的总车辆数信息,同投影算法估计各个相应子系统的伪梯度向量;
所述S3进一步包括:
通过交通检测器检测各个区域内行驶的车辆数信息,以及信号机内上一时刻的边界控制放行比例的信息,将采样周期和控制周期均取为路网内各个交叉口信号周期的公倍数,获得各个区域内平均流量最大的行驶车辆数,并将其设定为期望值;
所述S3进一步包括:
在每个采样周期内,根据所述检测器采集的总车辆数信息,估计各个相应子系统的伪梯度向量,用投影算法来估计伪梯度向量:
Δum(k)=um(k)-um(k-1);
其中,φm(k)是第m个子系统的伪梯度向量,是φm(k)的估计值,η∈(0,2]是步长因子,k为时刻,ym(k)为第m个子系统在第k个采样周期的输出数据,um(k)为第m个子系统在第k个控制周期的控制输入数据,um(k-1)为第m个子系统在第k-1个控制周期的控制输入数据,μ是伪梯度向量估计值相关惩罚因子;
S4、采集各子系统的输入/输出数据之间的关系;
S5、计算各子系统之间的边界控制比例;
所述S5进一步包括:
通过下述目标函数计算各子系统之间的边界控制比例:
其中,ρ∈(0,1]是步长因子;ym*代表第m个子系统的被控区域内期望的行驶车辆数;λm是边界控制信号相关惩罚因子;P是所分解的子系统的个数;znm(k)是子系统n对子系统m的互联影响项,Δznm(k)=znm(k)-znm(k-1);是求得子系统m的伪梯度向量(PG)φm(k)的参数,是的估计值;
S6、将边界控制比例转化为边界交叉口的绿信比;
S7、将所述边界交叉口的绿信比输出到各个边界交叉口的信号机,并在当前控制周期内保持每个信号周期的相位绿信比不变。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城市交通宏观区域边界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4进一步包括:
通过下述动态线性化数据模型采集各子系统的输入/输出数据:
其中,为第m个子系统的伪梯度向量的转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城市交通宏观区域边界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6进一步包括:
原有定时控制方案下的边界控制比例为1,每一控制周期通过边界控制放行比例,成比例地放缩原有信号配时方案中相应相位的绿信比,进而得到每一周期的边界交叉口各相位的绿灯时间。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城市交通宏观区域边界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7进一步包括:
在当前控制周期内,每个信号周期的相位绿信比保持不变,到下一控制周期时,根据下一控制周期计算得到的绿信比进行调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交通大学,未经北京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56874.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