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折叠功能的叉车推出器在审
申请号: | 201910254218.2 | 申请日: | 2019-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6272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3 |
发明(设计)人: | 王振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龙辉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F9/19 | 分类号: | B66F9/19;B66F9/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50700 河北省***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折叠 功能 叉车 推出 | ||
本发明涉及叉车推出器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具有折叠功能的叉车推出器,包括安装在叉车上的挂载部件,及安装在挂载部件上的推出组件,所述挂载部件包括主支撑梁,所述主支撑梁的顶部固定焊接有一个第二铰接座,所述第二铰接座的顶部铰接有折叠油缸,所述折叠油缸的活塞端固定连接有货叉叉盘,所述主支撑梁的两端均固定安装有连接板,所述货叉叉盘的两侧通过转轴分别转动连接在相邻的连接板上。该具有折叠功能的叉车推出器,具备在实现正常推出器推出功能的同时,使得携带该折叠功能推出器的叉车能够最大程度减小旋转半径,更好的适用于狭小空间作业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叉车推出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折叠功能的叉车推出器。
背景技术
随着东、西方贸易的加快以及物流行业的快速发展,叉车在运输中起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是物料搬运设备中的主力军。叉车是一种工业搬运车辆,是指对成件托盘货物进行装卸、堆垛和短距离运输作业的搬运车辆,常用于仓储大型物件的运输。广泛应用于港口、车站、机场、货场、工厂车间、仓库、流通中心和配送中心等。在船舱、车厢和集装箱内进行托盘货物的装卸、搬运作业,是托盘运输、集装箱运输中必不可少的设备。叉车的推出器是叉车的重要部件,现有的叉车推出器叉齿不能折叠,装卸货物时叉齿不能进一步收回,旋转半径过大,促使叉车在狭小空间内作业时受限,安全作业不能得到保证,为使用者带来不便。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折叠功能的叉车推出器,具备在实现正常推出器推出功能的同时,使得携带该折叠功能推出器的叉车能够最大程度减小旋转半径,更好的适用于狭小空间作业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叉车推出器叉齿不能折叠,叉车作业时旋转半径过大,同时在狭小空间内作业受限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将叉齿进行折叠的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折叠功能的叉车推出器,包括安装在叉车上的挂载部件,及安装在挂载部件上的推出组件,所述挂载部件包括主支撑梁,所述主支撑梁的顶部固定焊接有一个第二铰接座,所述第二铰接座的顶部铰接有折叠油缸,所述折叠油缸的活塞端固定连接有货叉叉盘,所述主支撑梁的两端均固定安装有连接板,所述货叉叉盘的两侧通过转轴分别转动连接在相邻的连接板上。
进一步的,所述货叉叉盘包括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两侧均通过转轴转动连接在相邻的连接板上,所述固定座远离主支撑梁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多个叉齿,所述固定座靠近主支撑梁的一侧中部与折叠油缸的活塞端相铰接。
进一步的,所述主支撑梁的顶部固定焊接有两个第一铰接座,两个所述第一铰接座关于第二铰接座对称设置,所述主支撑梁的顶部还固定连接有关于第二铰接座对称设置的两根导向梁,两根导向梁相对的侧壁上均开设有第一导向槽,所述推出组件包括推出面板、前辅臂、前主臂、后主臂和后辅臂,所述推出面板包括对称设置的两个支撑板,两个所述支撑板相对的侧壁上均开设有第二导向槽,所述前辅臂、前主臂、后主臂和后辅臂的数量均为两个,每个所述前辅臂均与相邻的前主臂相铰接,每个所述后辅臂均与相邻的后主臂相铰接,两个所述前辅臂远离主支撑梁的一端共同铰接有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两端分别滑动连接在第二导向槽的内部,所述推出面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三铰接座,两个所述后主臂之间固定连接有安装杆,所述安装杆上铰接有多个推出油缸,多个所述推出油缸的活塞端均与第三铰接座相铰接,两个所述后主臂靠近主支撑梁的一端均与第一铰接座相铰接,两个所述后辅臂靠近主支撑梁的一端共同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两端滑动连接在第一导向槽的内部。
进一步的,两个所述连接板之间共同焊接有挡板,所述挡板的中部开设有与折叠油缸相对应的避位槽。
进一步的,所述推出面板包括底板、安装框和加强杆,所述安装框和支撑板的底部均固定焊接在底板上,所述支撑板的顶端固定焊接在安装框上,所述加强杆的两端分别与安装框和支撑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三铰接座固定安装在底板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龙辉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河北龙辉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5421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气囊减震预制型跑道面层
- 下一篇:一种涤纶低温染色用绿色无味导染剂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