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机械零件保护蜡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252380.0 | 申请日: | 2019-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2946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2 |
发明(设计)人: | 陈仁聪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掘策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G1/10 | 分类号: | C09G1/10;C09D163/00;C09D7/65;C09D7/63;C08G59/50;C08G59/62 |
代理公司: | 北京智宇正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876 | 代理人: | 于理科 |
地址: | 510700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机械零件 保护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机械零件保护蜡,其特征在于,所述各原料按重量百分比分别由25-55%的溶剂、20-30%的环氧树脂、10-20%的液体石蜡、5-15%的改性固化剂、2-8%的钛酸丁酯和2-8%的壬基酚聚氧乙烯醚组成;
所述溶剂为乙醇与丙酮按4:1的比例混配而成;
所述改性固化剂由如下工艺制备得到:先将苯胺、甲醛和浓度为25%的浓盐酸一同导入搅拌罐中,在加热至50-60度下反应3小时,再用碳酸钠溶液对其进行中和,然后向其中导入氨水,经分步沉淀、过滤除杂后将混合液导出至吸收塔内,再将浓度为30%的稀硫酸导入其中的同时通入磷化氢气体,在压强为1.3-1.7MPa、温度为60-70度下,由吸收塔循环吸收2小时,并与去离子水重结晶提纯后,经过滤和降温,以得到改性固化剂;
所述改性固化剂按重量百分比分别由30-40%的甲醛、15-25%的苯胺、15-25%的浓盐酸、10-20%的稀硫酸和5-15%的磷化氢组成;
且该机械零件保护蜡依据如下步骤制备得到:
1)先将溶剂均分为五份并预热至30度,再将每份溶剂分别与环氧树脂、液体石蜡、改性固化剂、钛酸丁酯和壬基酚聚氧乙烯醚共混,以得到五种混料;
2)先将任意两种混料导入分散共混装置中,并在200转/分钟、1.5MPa和加热至60-90度下共混60分钟,再依次将剩余的三种混料分批次导入其中,以得到初级机械零件保护蜡;
将初级机械零件保护蜡经减压、过滤,以及在40度下保温15分钟后,以得到产品。
2.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械零件保护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先将溶剂均分为五份并预热至30度,再将每份溶剂分别与环氧树脂、液体石蜡、改性固化剂、钛酸丁酯和壬基酚聚氧乙烯醚共混,以得到五种混料;
2)先将任意两种混料导入分散共混装置中,并在200转/分钟、1.5MPa和加热至60-90度下共混60分钟,再依次将剩余的三种混料分批次导入其中,以得到初级机械零件保护蜡;
将初级机械零件保护蜡经减压、过滤,以及在40度下保温15分钟后,以得到产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机械零件保护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分散共混装置的工作过程如下:先将任意两种混料经进料管(18)导入共混罐(8)中,再由控制面板(9)来控制电加热片(10)和伺服电机(15)工作,电加热片(10)将共混罐(8)的内部温度升至75度,同时伺服电机(15)将带动第三转轴(14)转动,第三转轴(14)将带动凸轮(13)和第二皮带轮(11)转动,并依据凸轮(13)与共混罐(8)底部的凸轮槽相配合,来带动共混罐(8)做上下运动,第二皮带轮(11)将通过皮带(7)来带动第一皮带轮(6)转动,第一皮带轮(6)将带动第二转轴(5)及其一端的第二锥齿轮(4)转动,并依据第一锥齿轮(3)与第二锥齿轮(4)之间为啮合连接来带动第一锥齿轮(3)转动,第一锥齿轮(3)将带动第一转轴(2)及其一端的共混叶片(17)做旋转运动,直至达到60分钟的共混时间后,再依次将剩余的三种混料分批次导入共混罐(8)中,最后将得到的初级机械零件保护蜡经出料管(16)导出,而在整个工作过程中,共混罐(8)的上下运动将带动缓冲板(26)随之运动,缓冲板(26)将带动第二滑块(29)运动,第二滑块(29)将通过连接杆(25)来带动第一滑块(23)运动,且第一滑块(23)、连接杆(25)和第二滑块(29)配合运动时,将带动第一记忆弹簧(21)、第二记忆弹簧(30)和缓冲气囊(20)均发生弹性形变,直至完成整个工作流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机械零件保护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分散共混装置由支撑架(1)、第一转轴(2)、第一锥齿轮(3)、第二锥齿轮(4)、第二转轴(5)、第一皮带轮(6)、皮带(7)、共混罐(8)、控制面板(9)、电加热片(10)、第二皮带轮(11)、支撑缓冲设备(12)、凸轮(13)、第三转轴(14)、伺服电机(15)、出料管(16)、共混叶片(17)、进料管(18)和连接套(19)组成,所述支撑架(1)的一侧安装有控制面板(9),所述支撑架(1)的底部内壁一侧通过螺栓固定有伺服电机(15),所述伺服电机(15)的一侧通过联轴器活动连接有第三转轴(14),所述第三转轴(14)的外部通过平键固定有两个凸轮(13),所述第三转轴(14)的一端通过焊接固定有第二皮带轮(11),所述支撑架(1)的一侧内壁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有第二转轴(5),所述第二转轴(5)的外部通过焊接固定有第一皮带轮(6),且第一皮带轮(6)与第二皮带轮(11)的外部套接有皮带(7),所述第二转轴(5)的一端通过焊接固定有第二锥齿轮(4);
所述支撑架(1)的底部内壁另一侧安装有支撑缓冲设备(12),所述支撑缓冲设备(12)的顶部设置有共混罐(8),且两个凸轮(13)与共混罐(8)底部的两个凸轮槽为配合结构,所述共混罐(8)的外部均匀嵌入有电加热片(10),所述共混罐(8)的一侧自上而下分别设置有进料管(18)和出料管(16),所述共混罐(8)的顶部中心处嵌入有连接套(19),所述支撑架(1)的顶部内壁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有第一转轴(2),所述第一转轴(2)的外部通过焊接固定有第一锥齿轮(3),且第一锥齿轮(3)与第二锥齿轮(4)之间为啮合连接,所述第一转轴(2)穿过连接套(19)至共混罐(8)的内部并与连接套(19)内侧均匀嵌入的滚珠相接触,所述第一转轴(2)的一端通过焊接固定有共混叶片(17);
所述支撑缓冲设备(12)由缓冲气囊(20)、第一记忆弹簧(21)、U型固定板(22)、第一滑块(23)、第一滑槽(24)、连接杆(25)、缓冲板(26)、第二滑槽(27)、支撑柱(28)、第二滑块(29)和第二记忆弹簧(30)组成,所述U型固定板(22)和支撑柱(28)分别与支撑架(1)和共混罐(8)之间通过焊接固定,所述U型固定板(22)的两侧内壁对应开设有第一滑槽(24),所述第一滑槽(24)的内部安装有第一滑块(23),所述第一滑块(23)的一侧与第一滑槽(24)靠近U型固定板(22)底部的一侧内壁通过焊接固定有第一记忆弹簧(21),所述缓冲板(26)的顶部均匀分布有支撑柱(28),所述缓冲板(26)的底部中心处开设有第二滑槽(27),所述第二滑槽(27)的内部对应安装有第二滑块(29),且两个第二滑块(29)的不相邻一侧与第二滑槽(27)的一侧内壁通过焊接固定有第二记忆弹簧(30),所述第一滑块(23)与第二滑块(29)之间通过铰链活动连接有连接杆(25),且两个连接杆(25)一侧与U型固定板(22)的底部内壁之间通过粘接固定有缓冲气囊(20),所述电加热片(10)和伺服电机(15)均与控制面板(9)电性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掘策机械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广州掘策机械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52380.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