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包裹分拣系统和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238195.6 | 申请日: | 2019-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593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7 |
发明(设计)人: | 于繁迪;刘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极智嘉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7C3/02 | 分类号: | B07C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孟金喆 |
地址: | 100020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包裹分拣 可移动容器 包裹投递 投递 格口 机器人 模块式 控制设备 分拣 搬运 阵列式排布 单元拼接 分层设置 物理平台 行驶区域 可拼接 下层 承载 接纳 上层 行驶 配合 | ||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包裹分拣系统和方法。该包裹分拣系统的内部为分层设置,包括:位于上层的包裹分拣层、位于下层的可移动容器搬运层、包裹投递机器人以及控制设备;包裹分拣层包括可承载包裹投递机器人的模块式实体平台;模块式实体平台为通过多个可拼接单元拼接搭建而成、用于分拣包裹的物理平台;模块式实体平台上包含呈阵列式排布的投递格口以及由投递格口之间的间隙构成的供包裹投递机器人行驶的行驶区域,一个投递格口对应一个或多个投递路向;可移动容器搬运层包含多个可移动容器,且部分可移动容器位于投递格口的下方,用于接纳来自包裹分拣层的包裹。控制设备和包裹投递机器人相互配合实现对包裹的分拣操作,提高了包裹分拣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物流仓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包裹分拣系统和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商务的飞速发展,各大电商将自动化技术引进到仓储物流行业的各个环节,如包裹分拣环节,为推动这一行业加速智能化与自动化注入新鲜的活力。
目前,现有的包裹自动分拣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通过交叉带分拣机系统完成包裹的分拣,另一种是通过钢平台机器人分拣系统完成包裹的分拣。但是,现有的两种包裹自动分拣方法,都存在分拣系统成本高昂、位置固定、不可灵活搬运等缺陷,因此,提供一种新的包裹分拣方法是十分必要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包裹分拣系统和方法,以解决分拣系统成本高,灵活性差的问题,提高了包裹分拣效率。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包裹分拣系统,该系统的内部为分层设置,包括:位于上层的包裹分拣层、位于下层的可移动容器搬运层、包裹投递机器人以及控制设备;
所述包裹分拣层包括可承载包裹投递机器人的模块式实体平台;所述模块式实体平台为通过多个可拼接单元拼接搭建而成、用于分拣包裹的物理平台;所述模块式实体平台上包含呈阵列式排布的投递格口以及由投递格口之间的间隙构成的供包裹投递机器人行驶的行驶区域,一个投递格口对应一个或多个投递路向;
所述可移动容器搬运层包含多个可移动容器,且部分所述可移动容器位于所述投递格口的下方,用于接纳来自所述包裹分拣层的包裹;
所述控制设备,用于根据所述包裹的信息、所述投递格口的信息以及当前所述行驶区域的路况信息,用以确定目标格口和投递路径并发送至包裹投递机器人;
所述包裹投递机器人,用于依据所述控制设备发送的投递路径在所述模块式实体平台上的行驶区域运行,用以按照确定出的投递路径将包裹通过所述目标格口投递至设置在所述目标格口下方的可移动容器中。
进一步的,所述多个可拼接单元的形状包括条形、弧形、锯齿形、三角形中的至少一种,由所述可拼接单元拼接搭建而成的模块式实体平台的形状包括立方体或环形柱体。
进一步的,所述模块式实体平台的内部为单层设置或者多层设置;且多层设置的模块式实体平台中,各层之间平行设置,部分所述可移动容器位于所述投递格口的正下方。
进一步的,多层设置的模块式实体平台中,处于不同层面上的投递格口在水平方向的位置相同,或者处于不同层面上的相同位置处的投递格口之间沿竖直方向的位置正对。
进一步的,所述包裹投递机器人按照确定出的投递路径将包裹通过所述目标格口投递至设置在所述目标格口下方的可移动容器中时,具体用于:
所述包裹投递机器人在运行至所述目标格口以及将包裹通过所述目标格口投递至设置在所述目标格口下方的可移动容器的过程中,皆保持匀速运行或者实施减速运行的运动状态。
进一步的,所述包裹分拣系统还包括搬运机器人,所述搬运机器人用于搬运所述可移动容器。
进一步的,所述可移动容器包括笼车;所述搬运机器人位于所述笼车的下方,用于带动所述笼车在所述可移动容器搬运层行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极智嘉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极智嘉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3819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