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铜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182541.3 | 申请日: | 2019-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8681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10 |
发明(设计)人: | 马涛;王海涛;徐学军;王继锋;刘东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01J31/28 | 分类号: | B01J31/28;B01J35/10;C07C29/154;C07C3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催化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铜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以催化剂的重量为基准,包括:CuO15%~60%,ZnO10%~35%,Al2O310%~35%,有机助剂2wt%~25wt%;有机助剂为有机助剂P1和有机助剂P2,有机助剂P1为有机膦酸类化合物和/或羧酸聚合物,有机助剂P2为有机醇。含铜催化剂是通过共沉淀方法制备得到的。本发明的含铜催化剂,活性金属铜分布均匀、具有良好的协同效应、活性金属活性中心数量大,提高了合成甲醇催化剂的活性、选择性和热稳定性以及催化剂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铜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具体涉及一种具有高活性、高选择性、良好耐热性的含铜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甲醇作为基础化工原料和新能源越来越受到重视,其广泛应用于有机合成、染料、燃料、医药、涂料和国防工业,随着近年甲醇需求量及生产能力随着工业发展而持续增长,甲醇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愈现重要,因此,为进一步促进甲醇产业的发展,其生产技术和催化剂性能都需要进一步提高。
工业上甲醇一般用含有H2、CO、CO2的合成气在一定压力、温度和催化剂存在条件下生产。目前世界上普遍采用中、低压气相法合成甲醇,所用催化剂基本上为铜、锌、铝的混合氧化物。合成甲醇催化剂中CuO、ZnO、Al2O3三组分的作用各不同,CuO为主活性组分,ZnO和Al2O3为助剂。ZnO的加入可以使催化剂形成Cu/Zn协同体,大幅度提高了催化剂的活性和选择性,Al2O3在催化剂中不但起骨架作用,而且能分散催化剂中活性组分,使CO2的吸附和转化率提高,铜基催化剂中加入适量的Al2O3能提高催化剂CO2加氢合成甲醇选择性。
Cu/ZnO/Al2O3催化剂活性与金属分布和形貌紧密相关,在催化剂组成、含量不变时,催化剂中Cu-ZnO协同作用和Cu分散性对催化活性和选择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催化理论认为,Cu/ZnO催化剂存在双活性点,ZnO上的氧空位对催化剂的催化性能也有重要影响(Cu-ZnO协同效应),氧空位数量增加,Cu-ZnO之间的相互作用增强,一氧化碳转化率和甲醇的选择性增加。Cu/ZnO催化剂的分散性能和氧空位与催化剂的组成和制备方法紧密相关,催化剂在制备过程中如何提高催化剂活性组分分散度,从而达到提高催化剂Cu-ZnO之间的协同效应,增加反应活性中心的目的,这样既提高了催化剂活性,又提高了催化剂的选择性,已成为铜基催化剂的研究重点。
目前,Cu/ZnO/Al2O3催化剂的合成方法包括沉淀法、浸渍法、溶胶-凝胶法,而工业上通常为先用共沉淀法(包括并流、反加、正加共沉淀法)生成铜锌的混合碱式碳酸盐,然后在打浆过程中加入氢氧化铝,所生成浆状物经水洗、干燥、焙烧、压片成型。目前,催化剂制备的改进通常为添加助剂、选择载体、不同制备方法的考察及反应条件的优化等方面,通过改变催化剂组分的比例和分散程度、晶粒的大小、提高催化剂中活性位数目、优化活性组分与助剂协同作用、提高催化剂的比表面积来提高催化剂活性,改善铜基催化剂热稳定性差,选择性低和寿命短的问题。催化剂制备方法不同,得到的铜的分散度不同, 金属活性中心铜与助剂之间的协同作用不同,所得催化剂的性能会相差较大。
CN107185543公开了一种用于二氧化碳加氢合成甲醇的催化剂,催化剂为Cu和形态为丝状或圆柱状的ZnO混合物,将可溶性锌盐和矿化剂溶于去离子水中,溶液在高压反应釜中,在60~150℃下保温1~6 h,再缓慢冷却到室温,得到白色沉淀物干燥后获得不同形态的ZnO;将可溶性的铜盐和已制备的ZnO加入去离子水中,加入还原剂进行反应,经洗涤、干燥,得到Cu/ZnO催化剂,该方法中 ZnO以特定形态存在,存在较多的氧空位,但催化剂上氧化铜的分散性没有改善,活性没有明显提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8254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铜锌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公交车辆到站顺序的确定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