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介孔氮掺杂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有效
申请号: | 201910161519.0 | 申请日: | 2019-03-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7926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10 |
发明(设计)人: | 李茸;王开志;姜蓬博;马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兰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C01B32/05 | 分类号: | C01B32/05;B01J27/24;C07C251/24;C07C249/02;C07D307/52;C07D213/53;C07C251/20;C07C47/54;C07C47/228;C07D213/48;C07C47/232;C07C45/00;C07C233/65 |
代理公司: | 兰州振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2102 | 代理人: | 张晋 |
地址: | 730000 ***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介孔氮 掺杂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用途 | ||
1.一种介孔氮掺杂碳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0.5~1g的 3-氨基苯酚充分溶解于8~16mL的乙醇和0~8mL去离子水中,然后在30℃控温下缓慢加入0.3-1 mL的氨水并充分搅拌, 再将福尔马林缓慢加入到前述混合物中,保持温度在30℃老化4 h,然后在其中加入1~2g的三聚氰胺和1~3 mmol 的K2CO3,经充分搅拌反应后,得到淡黄色的前驱溶液,之后将该淡黄色溶液置于110℃中继续反应24 h,再自然冷却至室温分离出黄色沉淀,将沉淀干燥处理后归置于含 8% H2的氩气氛围中以2℃/min速度升温至500~900℃,并在此温度下进行120 min碳化处理,洗涤除去K离子,然后干燥处理得到目标产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介孔氮掺杂碳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0.828 g的3-氨基苯酚、12 mL的乙醇和4.8 mL的去离子水充分溶解,然后在30℃控温下逐滴加入0.5 mL的氨水,继续搅拌0.5 h, 随后再逐滴加10 mL福尔马林到混合物中, 保持温度在30℃老化4h,接着加入1.2 g的三聚氰胺和0.414 g 的K2CO3 ,加入后继续搅拌0.5 h后,得到均匀的淡黄色前驱溶液,再将前驱溶液在烘箱中110℃继续反应24 h,之后自然冷却至室温后滤出黄色沉淀,将其过滤收集在真空干燥箱中60℃干燥12 h, 得到介孔碳氮纳米颗粒,将介孔碳氮纳米颗粒置于含体积比 8%的 H2的氩气气氛中在500℃~900℃进行碳化并保留120min,然后再在超声条件下进行洗涤,再经干燥处理得到目标产物。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介孔氮掺杂碳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碳化温度为800℃。
4.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得的介孔氮掺杂碳材料用于芳胺类化合物的催化氧化反应的催化剂的应用。
5.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得的介孔氮掺杂碳材料用于芳环腈类化合物的催化氧化反应的催化剂的应用。
6.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得的介孔氮掺杂碳材料用于硝基苯类化合物的催化还原反应的催化剂的应用。
7.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得的介孔氮掺杂碳材料用于醛类化合物的催化还原反应的催化剂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兰州大学,未经兰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61519.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