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PCB的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098630.X | 申请日: | 2019-01-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1850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1 |
发明(设计)人: | 王小平;何思良;焦其正;纪成光;金侠 | 申请(专利权)人: | 生益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3/46 | 分类号: | H05K3/46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胡彬 |
地址: | 523127 广东省东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pcb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PCB的制造方法,涉及PCB制造技术领域。该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提供设置有第一线路图形的第一基板;S2、提供开设有第一通槽的第一半固化片和单面板;S3、提供单张的金属层、第二半固化片和芯板;S4、依次叠合单张的金属层、单张的第二半固化片、单张的芯板、第一半固化片、单面板、第一半固化片和第一基板,形成待压合组件;S5、压合S4中的待压合组件形成母板,母板内部形成第一凹槽;S6、对单张的金属层、单张的第二半固化片和单张的芯板开设第二通槽,第一凹槽和第二通槽连通以形成目标盲槽的。该制造方法,在压合和加工过程中的结构强度更高,不容易发生损坏,制造效率更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PCB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PCB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印制电路板(Printed circuit board,简称PCB),是电子元器件电气连接的提供者。在印制电路板出现之前,电子元件之间的互连都是依靠电线直接连接而组成完整的线路。随着电子产品传输速率的增加,功能越来越多,PCB产品的设计越来越复杂,导致PCB的体积越来越大,越来越厚,但是其装配空间有限,故需要PCB在传输速率和功能增加的同时,其体积要求不变或者增幅较小。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PCB在未压合时的示意图,图2为现有技术中的PCB在压合后铣出目标盲槽的示意图,从图1-图2可以看出,现有技术中为了形成具有盲槽且槽底设置有线路图形的PCB,通常是在第一基板01'上表面设置第一线路图形011',再依次叠合开设有第一通槽100'的第二基板02'和未开设通槽的第三基板03',通过半固化片进行压合形成母板,再将未开设通槽的第三基板03'铣出第二通槽,第一通槽100'和第二通槽连通以形成目标盲槽300'。
这种制造方法的缺点在于,由于PCB整体很薄,如果PCB要求的金属层数量较少的情况下,未开设通槽的第三基板03'很可能只是一张芯板,因此在后续压合及铣出目标盲槽300'的过程中,一张芯板的结构强度较弱,很容易发生损坏,造成整个PCB无法加工。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PCB的制造方法,在压合和加工过程中PCB的结构强度更高,不容易发生损坏,方法更加合理,制造效率更高。
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PCB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提供设置有第一线路图形的第一基板;
S2、提供开设有第一通槽的第一半固化片和开设有第一通槽的单面板;
S3、提供单张的金属层、单张的第二半固化片和单张的芯板;
S4、依次叠合单张的金属层、单张的第二半固化片、单张的芯板、第一半固化片、单面板、第一半固化片和第一基板,形成待压合组件;
S5、压合S4中的待压合组件形成母板,母板内部形成第一凹槽;
S6、对单张的金属层、单张的第二半固化片和单张的芯板开设第二通槽,第一凹槽和第二通槽连通以形成目标盲槽。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在步骤S2中还包括:
提供开设有第一通槽的第二基板;
步骤S4具体为:
依次叠合单张的金属层、单张的第二半固化片、单张的芯板、第一半固化片、开设有第一通槽的单面板、第一半固化片、开设有第一通槽的第二基板、第一半固化片和第一基板,形成待压合组件;
或者,依次叠合单张的金属层、单张的第二半固化片、单张的芯板、第一半固化片、开设有第一通槽的第二基板、第一半固化片、开设有第一通槽的单面板、第一半固化片和第一基板,形成待压合组件。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第二基板由单张的芯板开设第一通槽形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生益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生益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9863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HDI板制作方法
- 下一篇:电池盖构造以及便携式终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