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后视镜线束的集线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0089637.5 | 申请日: | 2019-0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0349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31 |
发明(设计)人: | 仇旭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梅德森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6/02 | 分类号: | B60R16/02 |
代理公司: | 宁波甬恒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70 | 代理人: | 顾赛喜 |
地址: | 315700 浙江省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后视镜 线装 | ||
本发明为一种汽车后视镜线束的集线装置,其包括固定部和旋转部,所述旋转部设于所述固定部的圆周外侧,所述固定部设有旋转轴、多个容纳腔以及多个侧开口,所述容纳腔间隔地贯通所述固定部的上下端面,所述侧开口侧向连通所述容纳腔和外界,线束通过所述侧开口进入所述容纳腔内,所述旋转部可旋转地连接于所述旋转轴,得以打开或闭合所述侧开口,使得线束分类集合于各个所述容纳腔中,其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条理有序地集中汽车后视镜内线束,便于快速检修和重复使用,同时也可以防护线束在汽车后视镜内由于转动而引起的磨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配件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适用于汽车后视镜线束的集线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车线束是汽车电路方面互相接应的一个必要连接线,线束排布于汽车内,没有线束也就不存在汽车电路,车辆也就无法启动。线束是指由铜材冲制而成的接触件端子(连接器)与电线电缆压接后,外面再塑压绝缘体或外加金属壳体等,以线束捆扎形成连接电路的组件。
汽车电线又称低压电线,它与普通家用电线有所不同。普通家用电线是铜质单蕊电线,有一定硬度。而汽车电线都是铜质多蕊软线,有些软线细如毛发,几条乃至几十条软铜线包裹在塑料绝缘管(聚氯乙烯)内,柔软而不容易折断。
在排列线束前要事先绘制线束图,线束图与电路原理图是不一样的。电路原理图是表述各个电气部分之间关系的图像,既不反映电气件彼此之间怎样连接,也不受各个电气元件的尺寸形状和它们之间距离的影响。而线束图则必须要顾及各个电气元件的尺寸形状和它们之间的距离,也要反映出电气件彼此之间是如何进行连接。
线束是用橡胶线和机织线由塑料粘带包裹住,为了安全和加工及维修方面的便捷,机织线包裹已经淘汰,现在是用粘性塑料胶带包裹。线束与线束之间、线束与电气件之间的连接,采用联插件或线耳。联插件用塑料制成,分有插头和插座。线束与线束之间用联插件相接,线束与电气件之间的连接用联插件或线耳。
随着汽车后视镜功能的增加,电子控制技术的普遍应用,电气件越来越多,电线也会越来越多,线束也就变得越粗越重。现有的汽车后视镜线束布线数量众多,存在线束分布杂乱不便于分类检修的问题。由于线束大多采用捆扎的形式进行归类,这种捆扎方式大多为一次性,一旦进行维修、更换线束或重新归类时,需要剪断捆扎带,不便于维修检查和重新成束,同时,捆扎带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材质容易老化,使得线束松开或所述捆扎带自动断裂导致的线束散开,线束杂乱,增加检修成本。另外,捆扎的线束大多圆柱形结构,有些线体混于线束的中间,难以进行查看,而外周的线体又容易受到捆紧磨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后视镜线束的集线装置,其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条理有序地集中汽车后视镜内线束,便于快速检修和重复使用,同时也可以防护线束在汽车后视镜内由于转动而引起的磨损。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汽车后视镜线束的集线装置包括固定部和旋转部,所述旋转部设于所述固定部的圆周外侧,所述固定部设有旋转轴、多个容纳腔以及多个侧开口,所述容纳腔间隔地贯通所述固定部的上下端面,所述侧开口侧向连通所述容纳腔和外界,线束通过所述侧开口进入所述容纳腔内,所述旋转部可旋转地连接于所述旋转轴,得以打开或闭合所述侧开口,使得线束分类集合于各个所述容纳腔中。可有效的将线束有序固定于所述固定部。
优选的,各个所述容纳腔径向地从所述固定部的轴心向外界延伸,所述旋转部弹性地连接于所述固定部,所述旋转部的内径适配于所述固定部的圆周。
优选的,所述旋转部包括第一部件以及第二部件,所述第一部件和所述第二部件可转动地贴合于所述固定部的圆周,所述第一部件与所述第二部件同轴对齐,所述第一部件和所述第二部件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旋转轴。所述第一部件位于所述固定部的上侧,所述第二部件位于所述固定部的下侧,所述第一部件和所述第二部件的转动方向相反。所述第一部件得以绕所述旋转轴正转,所述第二部件得以绕所述旋转轴反转。通过正转和反转的操作可以便捷的将线束封闭于所述固定部,一步操作节省时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梅德森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宁波梅德森汽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8963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有卡线功能的内饰板
- 下一篇:一种安全泊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