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强度沥青混凝土及其制备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910082621.1 | 申请日: | 2019-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745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5 |
发明(设计)人: | 时清照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时申工贸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26/26 | 分类号: | C04B26/2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40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沥青混凝土 高强度沥青 混凝土 制备工艺 木质素纤维 多孔陶瓷 塑料包装 应用效果 重量份数 分散剂 碳化硅 新集料 矿粉 沥青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强度沥青混凝土及其制备工艺,涉及沥青混凝土技术领域,解决了因沥青混凝土在使用过程中的结构强度会大大降低,导致使用该沥青混凝土的路面出现坑坑洼洼的问题。其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新集料75~85份;沥青5~8份;矿粉2~4份;木质素纤维0.3~0.5份;分散剂0.2~0.4份;塑料包装废料0.4~0.8份;碳化硅1.5~2.5份;多孔陶瓷0.8~1.2份。本发明中的高强度沥青混凝土在使用过程中能够保持良好的结构强度,避免了使用该沥青混凝土的路面出现坑坑洼洼的现象,且其整体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沥青混凝土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高强度沥青混凝土及其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沥青混凝土俗称沥青砼,人工选配具有一定级配组成的矿料,碎石或轧碎砾石、石屑或砂、矿粉等,与一定比例的路用沥青材料,在严格控制条件下拌制而成的混合料。
在公开号为CN108147771A的中国发明专利中公开了一种沥青混凝土,包括下述重量份数的原料,基质沥青47份,稳定剂3份,改性剂2份,紫外阻隔颗粒7份,混凝土39份。稳定剂为硫磺,改性剂为YH791H线型SBS,混凝土为亚硫酸钠粉、加强纤维、粉煤灰、铁粉、磷石膏和骨料的混合物,且紫外阻隔颗粒为丁苯橡胶、美铝层状双氢氧化物紫外阻隔材料、糠醛抽出油和再生胶经过密炼混合设备捏合混炼制成。
上述专利中,加强纤维、骨料、铁粉和粉煤灰的加入增加了沥青混凝土的硬度,糠醛抽出油和再生胶的加入增加了沥青混凝土的粘性,但铁粉的性能不稳定,容易破坏沥青混凝土的内部结构,导致沥青混凝土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和整体结构强度均会大大降低,进而导致使用该沥青混凝土的路面会变得坑坑洼洼,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新的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因沥青混凝土在使用过程中的结构强度会大大降低,导致使用该沥青混凝土的路面出现坑坑洼洼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一在于提供一种高强度沥青混凝土,通过利用生活中的塑料包装废料对沥青进行改性,并与多孔陶瓷和木质素纤维起到良好的配合增效作用,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其在使用过程中能够保持良好的结构强度,且不易发生不可逆形变。
为实现上述目的一,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高强度沥青混凝土,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
新集料 75~85份;
沥青 5~8份;
矿粉 2~4份;
木质素纤维 0.3~0.5份;
分散剂 0.2~0.4份;
塑料包装废料 0.4~0.8份;
碳化硅 1.5~2.5份;
多孔陶瓷 0.8~1.2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木质素纤维为中空管结构,可容纳更多的自由沥青,在高强度沥青混凝土中主要起到吸附的作用,使高强度沥青混凝土具有良好的韧性,且在使用过程中不易产生形变和开裂。多孔陶瓷是以刚玉砂、碳化硅、堇青石等优质原料为主料、经过成型和特殊高温烧结工艺制备的一种具有开孔孔径、高开口气孔率的一种多孔性陶瓷材料,且具有耐高温,高压、抗酸、碱和有机介质腐蚀性能,有利于提高高强度沥青混凝土整体的结构强度。同时,木质素纤维部分填充在多孔陶瓷的孔径中,能够在高强度沥青混凝土的内部形成以多孔陶瓷为结点的立体网状结构,进而使高强度沥青混凝土在使用过程中保持良好的稳定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时申工贸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时申工贸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8262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