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丁腈橡胶粘接用室温固化高韧性环氧树脂的制备方法和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910066775.1 | 申请日: | 2019-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624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7 |
发明(设计)人: | 陈泽明;王超;李博弘;曹先启;韩爽;贾晓莹;宁志强;梁西良;关悦愉;王文博;王旭;赵毅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黑龙江省科学院石油化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9J163/00 | 分类号: | C09J163/00;C09J133/04;C09J181/04;C09J5/02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岳泉清 |
地址: | 15004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室温固化 制备方法和应用 胶粘剂 丁腈橡胶 粘接 环氧树脂 高韧性环氧树脂 丙烯酸酯聚合物 环氧树脂胶粘剂 改性环氧树脂 聚硫橡胶 粘结效果 端羧基 高韧性 固化剂 聚酰胺 适用期 无溶剂 应用 | ||
一种丁腈橡胶粘接用室温固化高韧性环氧树脂的制备方法和应用,它涉及一种环氧树脂的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是要解决丁腈橡胶的胶粘剂强度和韧性均不理想,且能够室温固化的胶粘剂韧性差,适用期短,粘结效果差的问题。本发明以端羧基丙烯酸酯聚合物和聚硫橡胶共同改性环氧树脂,以聚酰胺为固化剂的环氧树脂胶粘剂体系,该发明胶粘剂具有粘接强度高、高韧性、可室温固化、无溶剂以及操作时间长等特点。本发明应用于环氧树脂领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环氧树脂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丁腈橡胶凭借其密度小、耐烧蚀、成型工艺好、无异味、价格较低等优点,成为工业中用量最大、使用最广泛的耐油,耐热橡胶,是较早用于固体火箭发动机燃烧室隔热层的柔性耐烧蚀材料。
在丁腈橡胶粘接方面,丁腈橡胶与酚醛树脂、环氧树脂及其他树脂配合形成的复合物,能制成具有高强度、高耐油性和良好回弹性的胶粘剂,用于硫化和未硫化丁腈橡胶的相互粘合以及各种丁腈橡胶与其他弹性体、金属的粘合,该类胶粘剂既可以冷粘、又可以热硫化粘接,且粘接强度较高、耐介质、耐老化,但此类胶粘剂多数含有溶剂、固化温度高和韧性差(断裂伸长率低),此外,经过硫化的丁腈橡胶表面的极性减弱、活性降低,通常对丁腈橡胶进行粘接时,需要对橡胶表面进行物理和化学处理。
对于丁腈橡胶的粘接,有许多种类的胶粘剂都对其有着较强的粘接能力,但是大部分胶粘剂不能直接对丁腈橡胶进行粘接,需要对橡胶表面进行预处理,这就造成了使用不方便,成本增高等缺点。有些胶粘剂虽然可以对未处理表面丁腈橡胶有着较好的粘接效果,但也存在固化温度高和韧性差等问题,个别胶粘剂还含有溶剂。另外,某些大型结构件中,丁腈橡胶粘接面积较大,加热固化困难,这种情况下,胶粘剂除需要较好的粘接强度和韧性外,还需要可以室温固化,以及较长的操作时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丁腈橡胶的胶粘剂强度和韧性均不理想,且能够室温固化的胶粘剂韧性差,适用期短,粘结效果差的问题。
本发明的一种丁腈橡胶粘接用室温固化高韧性环氧树脂的制备方法,它是按照以下步骤进行的:
将100重量份环氧树脂E54和5~25重量份端羧基丙烯酸酯聚合物混合均匀,然后加热到130℃,并加入催化剂0.05~0.2重量份,反应3小时,冷却至室温后,加入30-60重量份聚硫橡胶混合后,即得所述的丁腈橡胶粘接用室温固化高韧性环氧树脂。
本发明的一种丁腈橡胶粘接用室温固化高韧性环氧树脂的应用,它用于粘接丁腈橡胶;其中,在粘接前,将100重量份高韧性环氧树脂与50~80重量份固化剂混合后使用。
本发明包含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以端羧基丙烯酸酯聚合物和聚硫橡胶共同改性环氧树脂,以聚酰胺为固化剂的环氧树脂胶粘剂体系,该发明胶粘剂具有粘接强度高、韧性高、可室温固化、无溶剂以及操作时间长等特点。本发明胶粘剂对丁腈橡胶的剥离强度(橡胶/橡胶180°)可以达到4.43N/mm,剪切强度(橡胶/金属粘接)可以达到2.53MPa,同时具有较好的韧性,断裂伸长率可达120.25%;操作时间可达4h。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一:本实施方式的一种丁腈橡胶粘接用室温固化高韧性环氧树脂的制备方法,它是按照以下步骤进行的:
将100重量份环氧树脂E54和5~25重量份端羧基丙烯酸酯聚合物混合均匀,然后加热到130℃,并加入催化剂0.05~0.2重量份,反应3小时,冷却至室温后,加入30-60重量份聚硫橡胶混合后,即得所述的丁腈橡胶粘接用室温固化高韧性环氧树脂。
具体实施方式二: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不同的是:所述的催化剂为苄基二甲胺、N,N—二甲基苯胺或三乙醇胺。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黑龙江省科学院石油化学研究院,未经黑龙江省科学院石油化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6677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