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微生物制造保温板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060695.5 | 申请日: | 2019-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0465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03 |
发明(设计)人: | 李珠;姜鲁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珠 |
主分类号: | C04B28/00 | 分类号: | C04B28/00;C04B38/02 |
代理公司: | 太原科卫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4100 | 代理人: | 朱源;武建云 |
地址: | 030000 山西省太原市***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微生物矿化 保温板 沉积 微生物 混合料 碳酸盐 无机保温材料 微生物菌液 保温材料 营养液 导热系数 发泡能力 混合浆料 胶结材料 粘结能力 转动机器 不兼容 外加剂 微米孔 翻转 翻动 烘干 浇筑 保温 成型 制造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生物制造保温板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微生物菌液和微生物矿化沉积所需营养液加入到保温材料中,混合均匀;(2)、将外加剂加入到混合浆料中,拌合均匀;(3)、将混合料每隔10~30min分钟翻动一次,或放置在转动机器上连续翻转;(4)、待微生物矿化沉积1~5h后,将混合料压制成型或浇筑成型、烘干,即制得微生物保温板。本发明首次提出将微生物矿化沉积产生的既具有良好粘结能力,又含有微米孔的碳酸盐胶结材料与保温板相结合,同时利用微生物矿化沉积过程中,剩余的CO2具有一定的发泡能力,又进一步降低了导热系数,从而解决无机保温材料强度与保温不兼容的现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节能保温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微生物制造保温板方法。
背景技术
外墙外保温技术是起源于德国等欧洲国家的一种建筑节能技术。它主要是在建筑物的外墙外表面附加导热系数比较低的保温材料,增强整个建筑物保温隔热效果的工程做法。由于建筑物火灾的发生一般起源于建筑外保温材料,为此, 发达国家制定了相关规范来加强外墙外保温系统防火安全性。然而在我国,外保温材料大部分以有机保温材料为主,此类保温材料易燃,一旦发生火灾,蔓延速度快,燃烧期间还会释放大量的有毒气体会使逃生人员的窒息伤亡,造成巨大的财产和人员伤害。
我国现有外墙外保温材料主要分为三类:可燃类有机保温材料、不燃类无机保温材料、难燃类的有机无机复合保温材料。有机保温材料主要包括EPS板、XPS板;无机保温材料主要有岩棉、泡沫玻璃;有机无机复合材料主要是指胶粉聚苯颗粒保温浆料。对于EPS板(膨胀模塑聚苯板)、XPS板(挤塑聚苯板)均易燃烧、产生有毒气体,稳定性差;岩棉板、泡沫玻璃防火性虽好,但价格较高,性价比较低,存在自重大、粘结性能差、吸水性大、施工易形成矿物灰尘等缺点;而玻化微珠保温浆料和胶粉聚苯颗粒保温浆料防火性能好,但保温效果较差,胶粉聚苯颗粒保温浆料存在防火性能和施工性能差的缺点,玻化微珠保温砂浆防火性能优异,但无机保温材料在保温隔热性能方面存在着一定的技术瓶颈,这也限制了此项技术在北方寒冷地区及严寒地区的推广应用。
微生物是地球上最早的生物类型,在漫长的地质年代中,微生物矿化沉积作用对石灰岩等沉积岩类矿物的形成,有着重要作用。微生物沉积碳酸盐的现象在土壤、海水等全球各种环境中都非常普遍,其生产的碳酸盐岩石,占地球上碳酸盐沉积的比例最大。研究发现:微生物在矿化沉积碳酸盐的过程中,会将自身包裹在其中,对其灭活后会在碳酸盐固体颗粒中形成大量的1~10μm孔洞。
因此,本发明首次提出将微生物矿化沉积产生的既具有良好粘结能力、又含有微米孔的碳酸盐胶结材料与保温板制造相结合,同时利用微生物矿化沉积过程中,剩余的CO2具有一定的发泡能力,又进一步降低了导热系数,从而解决无机保温材料强度与保温不兼容的现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微生物制造保温板方法,以解决现存保温材料强度和保温不兼容的难题。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微生物制造保温板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微生物菌液和微生物矿化沉积所需营养液加入到保温材料中,混合均匀;
(2)、将外加剂加入到混合浆料中,拌合均匀;
(3)、将混合料每隔10~30min分钟翻动一次,或放置在转动机器上连续翻转;
(4)、待微生物矿化沉积1~5h后,将混合料压制成型或浇筑成型、烘干,即制得微生物保温板。
步骤(1)中,微生物是指具有矿化沉积功能的矿化菌,即单菌或混菌,以及为适应生产工艺和环境而通过微生物驯化得到的单菌或混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珠,未经李珠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6069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桥接坡地聚合物注浆加固方法
- 下一篇:易切削混凝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