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微生物制造保温板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060695.5 | 申请日: | 2019-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0465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03 |
发明(设计)人: | 李珠;姜鲁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珠 |
主分类号: | C04B28/00 | 分类号: | C04B28/00;C04B38/02 |
代理公司: | 太原科卫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4100 | 代理人: | 朱源;武建云 |
地址: | 030000 山西省太原市***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微生物矿化 保温板 沉积 微生物 混合料 碳酸盐 无机保温材料 微生物菌液 保温材料 营养液 导热系数 发泡能力 混合浆料 胶结材料 粘结能力 转动机器 不兼容 外加剂 微米孔 翻转 翻动 烘干 浇筑 保温 成型 制造 | ||
1.一种微生物制造保温板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将微生物菌液和微生物矿化沉积所需营养液加入到保温材料中,混合均匀;
(2)、将外加剂加入到混合浆料中,拌合均匀;
(3)、将混合料每隔10~30min分钟翻动一次,或放置在转动机器上连续翻转;
(4)、待微生物矿化沉积1~5h后,将混合料压制成型或浇筑成型、烘干,即制得微生物保温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生物制造保温板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微生物是指具有矿化沉积功能的矿化菌,即单菌或混菌,以及为适应生产工艺和环境而通过微生物驯化得到的单菌或混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生物制造保温板方法,其特征在于:单菌包括产脲酶菌、非产脲酶菌及在土壤、污水、污泥微生物群落丰富的环境中筛选、提取的具有矿化沉积能力的单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微生物制造保温板方法,其特征在于:产脲酶菌包括巴氏芽孢杆菌、空气芽孢杆菌、球形芽孢杆菌;非产脲酶菌包括科氏芽孢杆菌、假坚强芽孢杆菌、嗜碱芽孢杆菌、胶质芽孢杆菌、腊样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黄色粘球菌、巴氏芽孢八叠球菌、耐岩芽孢杆菌、绿脓杆菌、希瓦氏菌、大肠杆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生物制造保温板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微生物菌液的获得方式为:a)、对所需矿化菌对应的培养基进行121℃高压蒸汽灭菌10~50min,灭菌后培养基温度降至10~50℃;b)、将具有矿化能力的微生物利用培养基进行接种、培养;c)、菌体接种至培养基后,放置于恒温摇床内,在10℃~60℃,50~150r/min转速下恒温培养3~72h,即得微生物菌液;
将微生物液体经离心后,去除上清液,用去离子水反复洗涤过滤,即得菌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生物制造保温板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保温材料,包括:膨胀珍珠岩、膨胀蛭石、海泡石、气凝胶膨胀珍珠岩、气凝胶、玻化微珠、玻璃微珠、漂珠、陶粒、岩棉、玻璃棉或者矿棉。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生物制造保温板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的外加剂是指用于增强保温板耐水性、强度、抗裂性、保温隔热性能、防火性能或者降低吸水率的外加材料。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微生物制造保温板方法,其特征在于:
增强耐水性外加剂包括:耐水胶、环氧树脂、白乳胶、苯丙乳液、纯丙乳液、丙烯酸树脂、酚醛树脂、有机硅憎水剂;
提高强度外加剂包括:水泥、粉煤灰、硅灰、可在分散性乳胶粉、硅藻土、碳酸钙、石膏、石灰、矿粉;
提高抗裂性外加剂包括:聚丙烯纤维、玻璃纤维、玄武岩纤维、陶瓷纤维、硅酸铝纤维、聚酯纤维、稻草、秸秆、稻壳;
提高防火性能外加剂包括:有机阻燃剂和无机阻燃剂,其中,有机阻燃剂包括:溴系、磷氮系、氮系和红磷,无机阻燃剂包括:三氧化二锑、氢氧化镁、氢氧化铝;
提高保温隔热性外加剂包括:发泡剂,玻璃微珠,气凝胶,聚苯颗粒,聚氨酯颗粒,以及通过破碎得到的聚苯板碎颗粒、挤塑板碎颗粒、聚氨酯碎颗粒、酚醛板碎颗粒、稻壳、碎秸秆;
降低吸水率外加剂包括:有机硅类憎水剂、甲基硅酸钠、苯丙乳液、纯丙乳液、酚醛树脂。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微生物制造保温板方法,其特征在于:水泥种类包括:普通硅酸盐水泥、硅酸盐水泥、菱镁水泥、硫酸镁水泥、磷酸镁水泥、磷酸钾镁水泥、铝酸盐水泥、快硬硫铝酸盐水泥、低碱硫铝酸盐水泥、膨胀水泥、白水泥。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微生物制造保温板方法,其特征在于:微生物菌液30~70份,营养液40~60份,保温材料25~40份,外加剂3~10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珠,未经李珠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60695.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桥接坡地聚合物注浆加固方法
- 下一篇:易切削混凝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