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搪瓷用高强度冷轧钢带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058419.5 | 申请日: | 2019-01-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5273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8 |
| 发明(设计)人: | 孙建卫;刘洪银;王伟;亓伟伟;王孝科;王利;郝帅;张章;李玉功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22C38/02 | 分类号: | C22C38/02;C22C38/04;C22C38/06;C22C38/14;C21D8/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方安思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72 | 代理人: | 陈琳琳;张红生 |
| 地址: | 271104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搪瓷 强度 轧钢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搪瓷用高强度冷轧钢带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以重量百分比计,所述钢带的化学成分为:
C: 0.008~0.02%, Si≤0.020%,Mn: 0.08~0.18%, P≤0.015%, S≤0.010%, Al:0.015~0.055%,Ti:0.12~0.15%,N:0.002~0.005%,钢中的过剩钛含量=Ti-(4×C+3.43×N+1.5×S)≥0.05%,余量为Fe及不可避免的夹杂;
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制造钢坯
其工艺流程为:铁水预处理→复吹转炉→RH真空脱气处理→板坯连铸;
2)对步骤1)的钢坯进行再加热;
3)对再加热的钢坯进行粗轧,粗轧开轧温度:1180~1220℃,粗轧之后对中间坯进行保温和均热,减小中间坯头尾温差,中间坯温度:1050~1080℃;之后在Ar3以上的温度下进行精轧,精轧终轧温度:910~940℃,通条温差控制在30℃以内;
4)精轧之后对轧材进行层流冷却,然后对热轧钢板进行卷取,卷取温度为750~800℃;
5)卷取的轧材冷却至室温后,以60 ~ 90%的压下率对轧材进行冷轧;
6)冷轧之后,进行罩式退火;
步骤2)中,钢坯再加热制度为:
出钢温度1180-1220℃;均热段温度控制1200-1260℃,加热段温度控制1210-1280℃,预热段温度控制1000-1150℃;冷坯加热时间≥130 min,热坯加热时间≥100 min;
罩式退火工艺制度为:
加热段1:0~470℃,1~3h;加热段2:470℃~750℃,6~10h;保温段:750℃,10~14h;冷却段1:750~550℃,6~10h带罩冷却;冷却段2:550~380℃,风冷;冷却段3:380~80℃,水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
转炉冶炼终点控制目标:C:0.035-0.05%,温度为:1690-1700℃,出钢过程用低碳锰铁或金属锰配锰至0.14%左右;出钢完毕,在渣面均匀加入铝质脱氧剂, 200~300kg/炉,铝质脱氧剂含铝30%,若转炉出钢下渣则在渣面加入部分铝粒;采用滑板挡渣挡渣,确保出钢后钢包顶渣渣层厚度≤10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
转炉出钢后,采用RH精炼炉对钢水进行深脱碳至钢水中C含量:0.008~0.02%,碳含量达到目标成分后加Al脱氧,然后加入钛铁进行钛合金化,钛合金化后继续在RH精炼炉内将钢水环流搅拌7-10min,然后关真空,将钢水进行软吹氩搅拌13~15min。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
连铸操作过程中全程保护浇铸,结晶器断面为175mm×(950~1350)mm,结晶器内加无碳保护渣,铸坯拉速为1.2~1.3m/min,保持稳定拉速,二次冷却采用强冷模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东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58419.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深海抗酸管线钢及制管方法
- 下一篇:一种高性能抗震钢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