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MTD雷达解模糊测速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053062.1 | 申请日: | 2019-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1407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11 |
发明(设计)人: | 赵永波;剡熠琛;何学辉;刘宏伟;苏洪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S7/292 | 分类号: | G01S7/292;G01S13/58 |
代理公司: | 西安睿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61218 | 代理人: | 惠文轩 |
地址: | 710071***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mtd 雷达 模糊 测速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雷达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MTD雷达解模糊测速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一个CPI内,MTD雷达依次发射脉冲重复周期互不相同的脉组信号,并接收各脉组信号对应的回波信号,得到每个脉组信号对应的回波数据矩阵,在DFT通道和FIR通道分别对全部脉冲压缩后的回波数据矩阵进行动目标检测,分别得到第一多普勒频率和第二多普勒频率,判断目标的回波信号处于杂波区还是噪声区,根据判断结果选择其中一个通道得到的多普勒频率作为目标多普勒频率,进一步确定目标速度。本发明提供的方法能够提高系统的稳健性,提高雷达的资源利用率,从而提高目标信号的信噪比以提高目标信号的检测概率及解速度模糊的成功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雷达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动目标检测(英文全称:Moving TargetDetection,英文缩写:MTD)雷达解模糊测速方法。
背景技术
MTD雷达通常采用低脉冲重复频率(英文全称:Pulse Repetition Frequency,英文缩写:PRF)来工作,当目标的运动速度超过雷达最大无模糊速度时,将引起目标运动速度在多普勒域上交叠,称之为速度模糊,因此要获得目标的运动速度就需要解速度模糊。
传统的解速度模糊算法大多都是在参差变脉冲重复周期的基础上利用中国余数定理(英文全称:Chinese Remainder Theorem,英文缩写:CRT)或类似算法来实现模糊分辨,由于脉冲重复周期参差变化,所以在检测时需要对雷达脉冲资源进行拆分,即只能对各脉组信号分别进行检测,获得各脉组对应的目标多普勒通道信息,然后再根据余数定理制表,通过查表解出目标的真实多普勒频率,从而得到目标的速度。
现有的方法需要先判断目标的回波信号处于噪声区还是杂波区,再根据判断结果切换到离散傅里叶变换(英文全称:Discrete Fourier Transform,英文缩写:DFT)通道或有限长单位冲激响应(英文全称:Finite Impulse Response,英文缩写:FIR)通道对目标的回波信号进行动目标检测,雷达实际工作时,需要探测的目标很多,就需要频繁切换通道进行动目标检测,系统不稳健。此外,现有的方法需要先在DFT通道或FIR通道进行动目标检测进行目标信号检测,当检测到目标信号后才进行速度解模糊,而在DFT通道或FIR通道进行动目标检测时,需要对雷达脉冲资源进行拆分,即只能对各脉冲重复频率不同的脉组分别进行相参积累,可用于相参积累的脉冲个数会变少,雷达资源利用率较低,当目标信噪比比较低时时,有可能检测不到目标,也就无法在后续过程中进行解模糊测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MTD雷达解模糊测速方法,对目标的回波信号都用DFT通道和FIR通道同时进行动目标检测,检测到目标后再判断目标的回波信号处于杂波区还是噪声区,根据判断结果选择其中一个通道得到的多普勒频率作为目标多普勒频率,不需要频繁进行通道切换,能够提高系统的稳健性,并且在DFT通道或FIR通道进行动目标检测时,是对各脉冲重复频率不同的脉组信号先在多普勒维进行拓展,然后将所有脉冲重复频率不同的脉组信号积累起来,能够提高雷达的资源利用率,从而提高目标信号的信噪比以提高目标信号的检测概率及解速度模糊的成功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步骤1、在一个相干处理间隔CPI内,MTD雷达依次发射脉冲重复周期互不相同的N个脉组信号,接收各脉组信号对应的回波信号,进一步根据各回波信号得到对应的回波数据矩阵,从而获得N个回波数据矩阵。
其中,所述N个回波数据矩阵中的第n个回波数据矩阵为Xn,其根据第n个脉组信号对应的回波信号得到,n取1到N之间的所有整数,N表示在一个相干处理间隔CPI内MTD雷达发射的脉组信号的个数,N≥2;Xn为M×Qn维矩阵,M表示一个脉组信号包含的脉冲个数,M≥2,Qn表示第n个脉组对应的回波信号的距离单元总数,Qn≥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未经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5306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