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抗菌肽及在柑橘保鲜中的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910049332.1 | 申请日: | 2019-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085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2 |
发明(设计)人: | 刘士平;杨宇纯;薛艳红;刘超;刘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峡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K5/103 | 分类号: | C07K5/103;A23B7/154;A01P3/00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三峡专利事务所 42103 | 代理人: | 成钢 |
地址: | 443002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柑橘 柑橘保鲜剂 新型抗菌肽 保鲜 高效液相色谱 氨基 丙二醇甲醚 高分辨质谱 工农业生产 类型化合物 抗菌素 波谱分析 草酸青霉 核磁共振 乙醇沉淀 抑菌作用 肽化合物 多菌灵 发酵液 甲基化 潜在的 抑霉唑 冻干 青霉 四肽 肽键 应用 浓缩 发现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抗菌肽及在柑橘保鲜中的应用,对柑橘采后致腐菌具有强抑制作用的线性四肽,该物质从草酸青霉(Penicillum oxalicum)SG‑4发酵液中,通过乙醇沉淀、浓缩冻干、高效液相色谱等步骤分离出来。经核磁共振、高分辨质谱等波谱分析后,发现该物质是一个丙二醇甲醚连接的线性4肽化合物Thr‑Thr‑Val‑Ser(propanediol tetrapeptide,简称PTP),而且其部分肽键及α氨基发生了甲基化,该类型化合物的结构和功能在国际上还未见相关报道。经实验证明,PTP对对柑橘采后致腐菌橘青霉具有强烈的抑制作用,其在低浓度1μg/mL时也存在抑菌作用,效果显著优于目前市面上常用的柑橘保鲜剂百可得、咪鲜抑霉唑、多菌灵等。说明该抗菌素是一种潜在的柑橘保鲜剂,可在工农业生产中进行大规模利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对橘青霉具有抑制作用的抗菌肽PTP的分离及鉴定,主要可以应用于柑 橘采后致腐菌橘青霉的抑制及柑橘的采后保鲜。
背景技术
柑橘是我国南方地区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但是近年来季节性供过于求现象十分突 出,加上其储藏期很短,每年都有大量柑橘因橘青霉(Penicilliumitalicum)等采后真菌的影 响而发生腐败和品质劣变,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化学杀菌剂百可得、咪鲜胺等虽对柑橘的防 腐有一定的效果,但处理后的果品品质发生劣变,糖份降低,而且对人体有毒副作用,残留 时间长且对环境有污染,许多国家已禁止化学杀菌剂在果蔬采后处理中使用。所以开发出一 种绿色健康的生物保鲜剂显得极为紧迫。
草酸青霉(Penicillium oxalicum)是属于半知菌纲(Fungi Imperficti)壳霉目(Sphaeropsidales)杯霉科(Discellaceae)中的一大类微生物。其次生代谢产物种类非常丰 富。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抗菌肽,该抗菌物质为丙二醇甲醚连接的线性4肽化合物 Thr-Thr-Val-Ser,具体为丙二醇四肽propanediol tetrapeptide,简称PTP,分子式C22H42N4O10, 分子量522,结构式如下:
所述的丙二醇甲醚连接的线性4肽化合物中部分肽键及α氨基发生了甲基化。进一步优选为 缬氨酸的氨基肽键和苏氨酸的α氨基均发生甲基化。
所述的丙二醇甲醚连接的线性4肽化合物是从草酸青霉SG-4发酵液中分离得到。具体 从草酸青霉SG-4发酵液的水相提取物中分离得到。
所述的草酸青霉SG-4是从疏花水柏枝的根中获得的内生真菌,于2015年4月30日保 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CCTCC M 2015270,分类命名:Penicilliumoxalicum SG4,保藏地址为湖北,武汉,武汉大学。
本发明的另一技术方案是将丙二醇甲醚连接的线性4肽化合物应用于果蔬生物保鲜上。
进一步优选方案中,所述的抗菌肽在作为柑橘采后致腐菌的抑制剂上的应用。具体是对 柑橘采后主要致腐菌橘青霉具有抑制作用的抗菌物质PTP。
本发明的又一技术方案是将所述的抗菌肽在防治农作物真菌性病害上的应用。
本发明所述的抗菌肽用于制备柑橘生物保鲜剂,同时为开发微生物源抗真菌剂提供了新 方向。
本发明从草酸青霉SG-4发酵液中分离出一种丙二醇甲醚连接的线性4肽(Thr-Thr-Val-Ser, propanediol tetrapeptide,简称PTP),而且其部分肽键及α氨基发生了甲基化,该类型化合物 的结构和功能在国际上还未见相关报道。实验结果表明该物质对橘青霉具有强抑制作用,对 柑橘采后的生物保鲜和开发新型抗真菌剂具有重要的意义。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峡大学,未经三峡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4933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蜂王浆主蛋白1、2、3的快速纯化方法
- 下一篇:一种五肽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