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电流变液的汽车车轮定位仪转角盘在审
申请号: | 201910032764.1 | 申请日: | 2019-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405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9 |
发明(设计)人: | 徐观;沈慧;单红梅;苏建;张立斌;刘玉梅;潘洪达;林慧英;陈熔;戴建国;李晓韬;陈芳;陈俊伊;朱尧平;胡常青;袁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M17/013 | 分类号: | G01M17/013 |
代理公司: | 长春市恒誉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22212 | 代理人: | 李荣武 |
地址: | 130012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流变液 转角盘 汽车车轮定位仪 滑动变阻器 底座 电源 导线连接 顶部圆孔 圆形通孔 正极连接 自动锁止 穿入 滚珠 空腔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电流变液的汽车车轮定位仪转角盘,旨在解决基于电流变液的汽车车轮定位仪转角盘自动锁止问题。基于电流变液的汽车车轮定位仪转角盘主要由转角盘(1)、底座(2)、滚珠(3)、滑动变阻器(4)、电源(5)、开关(6)与电流变液(7)组成。转角盘(1)的底部与底座(2)顶部圆孔之间的空腔中装有电流变液(7),滑动变阻器(4)一端通过导线与电源(5)正极连接,滑动变阻器(4)的另一端与导线连接,导线另一端穿入底座(2)一侧的圆形通孔并插入电流变液(7)。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性能可靠的基于电流变液的汽车车轮定位仪转角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交通检测领域的检测设备,更具体的说,它是一种基于电流变液的汽车车轮定位仪转角盘。
背景技术
在汽车行业的飞速发展带动下,汽车检测技术的发展也日趋完善。为了保证汽车行驶的稳定性和直线行驶以及转向的轻便,同时减少汽车行驶磨损,需要采用四轮定位仪对汽车的四轮定位参数进行检测。汽车四轮定位仪在对待测汽车的四轮定位参数进行检测时,需要在汽车行驶到转角盘上前将转角盘用销子固定,当检测四轮定位参数时,再将销子拔出,使转角盘能够自由运动,操作较为复杂。未解决上述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电流变液的汽车车轮定位仪转角盘,可以实现通过施加外加电场的方式控制转角盘的缩进和放松过程,对汽车四轮定位仪的高效精确检测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目前无法实现对车轮定位仪转角盘转动和锁紧状态进行自动控制的现状,设计了一种成本较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性能可靠的基于电流变液的汽车车轮定位仪转角盘。基于电流变液的汽车车轮定位仪转角盘通过滑动变阻器定量地改变接入底座中电流变液两端的电场强度大小,从而改变底座中电流变液的流动粘度,实现对转角盘的运动状态进行实时控制和对车轮定位参数的精准测量。
参阅图1至图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本发明所提供的基于电流变液的汽车车轮定位仪转角盘包括有转角盘、底座、滚珠、滑动变阻器、电源、开关与电流变液。
底座放置在水平地面上,转角盘的底部放置于底座顶部的圆孔中,一组滚珠的顶部放置于转角盘的一组空心长方体钢柱的底部,滚珠的底部与底座中部圆孔的顶面接触滑动配合,转角盘的底部与底座顶部圆孔之间的空腔中装有电流变液,滑动变阻器一端通过导线与电源正极连接,滑动变阻器的另一端与导线连接,导线另一端穿入底座一侧的圆形通孔并插入电流变液,电源的负极通过导线与开关连接,开关的另一端与导线连接,导线另一端穿入底座另一侧的圆形通孔并插入电流变液。
技术方案中所述的转角盘由圆形钢板制成,圆形钢板下表面垂直焊接有一组空心长方体钢柱。
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底座为柱形钢板制成的中部加工有圆孔的箱体类零件,左右两侧加工有两个圆形通孔。
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滚珠为钢制球形零件。
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电流变液为一种在电场作用下可发生液体-固体转变的悬浮液。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通过滑动变阻器控制回路中电流的大小,对电流变液两端的电场强度实现动态控制,当电场强度到达某临界值时,电流变液由液态转变为固态,使转角盘保持静止状态,当外加电场消除时,使转角盘保持自由状态,进行定位参数的测量。通过采用基于电流变液的汽车车轮定位仪转角盘,提高了汽车四轮定位检测的自动化水平,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检测效率。
(2)本发明通过控制回路电流即可实现对转角盘的实时控制,避免了传统转角盘放松不及时导致测量结果不精准的问题;同时取消了传统的限位固定装置,因此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该检验装置的主要零件采用标准型钢进行加工,标准型钢具有一定的强度,能够在长期使用中不变形,保证检测结果的精度。
附图说明:
图1是基于电流变液的汽车车轮定位仪转角盘的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未经吉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3276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